大江埔古村落

点击数:2823      字体:[增加    减少]

大江埔古村落位于江埔镇大江埔村。元末明初,邝氏自大墩村迁到此处建村。村中建筑悉数坐北向南,人部分是砖、木、石结构,悬山顶式,建筑面积1.2万平米。5间祠堂正面向着一个月牙形的大池塘,其后面连接民居,由祠堂、民居、书舍构成的村落形成一个棋盘式布局。5间祠堂皆砌成耳山墙,三进三间,分别为能缘公祠、武余公祠、怀山公祠、乐秋公祠和居贤公祠。能缘公祠在村的上首,号敦爱堂;武余公祠在村下首,别号敦本堂。两祠堂的历史最为悠久,祭祀创建大江埔村的两祖。怀山公祠堂号敦仁堂,紧邻型仁巷,横匾是状元林召棠所书。乐秋公祠号敦义堂,在讲义巷侧;居贤公祠号敦化堂,位于村的中间。巷的大小宽度不一,布局规则统一。村中有几处人文景观,如清后期状元林召棠手书“大江埔”村名,刻在入村门楼的匾额上,还有“修竹疏梅之馆”以及山西特色结合的庭园式建筑“春花秋月山房”,有《宣城家谱》传世。大江埔古村落被列为广州市内控历史文化保护区。

 林召棠“大江埔”题字  刻在江埔镇大江埔村门楼上的石额,题于咸丰年间,是状元林召棠手书。额长170厘米,宽50厘米,落款“咸丰癸丑(1853年)仲秋修林召棠书”。

    林召棠,粤西吴川县吴阳白沙村人,与大江埔邝天桂为咸丰王子同科举人,两人皆文采非凡,豪放狂傲,因而志趣相投,交往甚笃。邝请林书写利名“大江埔”,林一挥而就,邝赞赏其书法,但见“埔”字少了一点,便要林补上。林微笑日:“不忙,下科殿试,等皇上钦点我为状元之后,一定为你添上。”邝天桂科期末届而身先故去,而林召棠果然被钦点为此届殿试状元,由于邝已辞世,林不忍心回大江埔,因此,“埔”字上的一点今还空着。

    怀山公祠   怀山公祠位于大江埔村,紧靠大江埔村的型仁巷,堂号为敦仁堂。始建于明清及民国重修。坐北朝南,祠堂面阔3间13米,深三进37. 45米,建筑占地486. 85平方米。耳墙,砖、木、石结构。灰塑龙船脊,顶盖素瓦。

    第一进正门,正脊有鳌鱼龙珠,两侧墀头上砖雕图案。花岗岩石门框,木板门、大门槛。梁架上均刻荔枝等岭南瓜果纹饰。大门联为“怀同天地泰,山历古今春”。

    第二、第三进为厅堂,梁架均为穿斗式,结构简洁。

    怀山是邝氏第十六世传人。其后代邝天桂与后中状元的林召棠为同科举人,林曾游历于该祠,兴致之余手书“怀山公祠”。

    修竹疏梅之馆   修竹疏梅之馆位于江埔镇大江埔古村落中。是清咸丰年间举人邝天桂的书室,结构为倒前座式,从西北向东南,面宽3间13.4米,深两座12.7米,悬山屋顶。前后座夹两廊侧是书馆正门,大门所在明间为门厅,屋顶架5檩承椽板,前墙壁墙头书“修竹疏梅之馆”行书,落款“林召棠书”。天井两侧有廊,正对天井的墙上开砖雕漏窗,窗上灰塑书卷,其上题字,右为“云蒸”,左是“霞蔚”。后座大厅正对天井,原来有的落地罩现只留下左右两块雕花石板块,13檩,无梁架,无柱,以墙体承檩条。

(资料来源:《一泉碧波暖从化》)

【关闭页面】

下一篇:凤院古村落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