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从化八大景观

点击数:2988      字体:[增加    减少]

(图片来源:《从化县志》)

云山叠翠、天河飘绢、越秀新晖、珠水夜韵、古祠流芳、黄花皓月、五环晨曦、莲峰观海,这是广为人知的“羊城八景”。在从化,早在明清时期,也有自己的八大景观。

“百丈飞瀑、香粉瀑、飞虹瀑号称三瀑,是从化有名的八景之一。”在《家庭日用的大全》(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有这样一段记载,可见从化的八景,早已名传于外。在民国以前,从化的交通落后,没有通公路,但是从化的美景魅力无限,依然吸引了不少富商、文人墨客、朝廷官员前来游山玩水、品尝美食。许多诗人写下了赞美从化美丽景色的诗篇,例如黎民表、黎贯、孙绳、王至章等,他们无不对从化的山水大加颂扬。当时的文人墨客有感于从化的山水,将从化的美丽景色概括为八大景观,即是:云台捧日、百丈飞泉、石灶浮烟、五指朝天、渔村晚景、姑流夜渡、风云际会、双凤朝阳。明代御史邑人黎贯的“卷却银河水,青山应更清,等闲寻陆羽,来此续《茶经》。”就是题咏八景之一百丈飞泉的。

先说“云台捧日”。在温泉镇云台山顶的岩石侧边,长着一棵二人才能合抱的松树。树身长出两个树丫,伸向两侧,远远望去,整棵松树就像张开双手的巨人。当太阳从树枝的间隙慢慢升上来的时候,松树像一个无畏的勇士用一双巨手从山后捧出一轮红日那样。这便是奇特的“云台捧日”胜景了。待到夜晚明月初升,它又变成了“云台捧月”的美景,可惜这棵松树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一景色当然也消失了。

“百丈飞泉”,亦叫百丈飞瀑,在温泉天湖的头甲山之中,远看似山舞银蛇,又似素练随风,近看却又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飞流直下的溪水,似漾漾细雨,似彩雾升腾,当晨曦东升斜照,水雾中便变幻出一道道五彩缤纷的彩虹,蔚为壮观。徐特立先生一再流连忘返,曾赞叹:  “飞瀑温泉无限好,老夫屈指已三临。”朱德总司令1962年为百丈飞泉题下“山舞银蛇”四个大字。

“石灶浮烟”,位于大姑山的天堂顶(现在温泉桃莲村境内)。大岭山到石灶约十里路左右,再往上爬,便到了海拔一千二百多米高的“天堂顶”了。这里由于地势高、湿度大,云雾特别多。“石灶浮烟”指的就是这些时隐时现,飘逸不定,气象万千的霞雾烟云。它,有时似一缕缕青烟从深谷中冉冉升起;有时又似一幅透明的轻纱绕缠山头;有时如茫茫大海,仰观波涛翻动,景色非常壮观。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开辟为公园,供游客游玩参观。

“五指朝天”,则又另有一番情趣。五指是指坐落在小石洞(现在温泉镇)的五指山。五指山由五个挺拔尖削、突兀而立、分布适中、高低不一、大小不同的山峰组成,远远望去,颇似五个挺直伸展的巨大手指,直插蓝天。人们称这个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致为“五指朝天”,形容甚为贴切。

赏罢“五指朝天”回到街口,每当晚霞红了西天,流溪河也被染上嫣红的霞辉,天上地下,日光水色,浑然一体的时候,远处点点归帆荡着波光,扶肩携手而来(当时流溪河有帆船航行的)。近处,湾泊着的船只百态千姿。大小船儿升起袅袅炊烟,交织在一起,漂浮在空中,诗意盎然,“渔村晚景”因此得名。

至于“鼓楼夜渡”的美景,讲的就是鼓楼潭。当时鼓楼的位置在现在市政府的门口,流溪河经过陈屋绕了个弯,流经流溪小学门口,当时这里堤岸狭窄,水深流缓。每当夜晚,这里轻风拂面,明月皎洁,河面泛起银白色的光辉,一只只横水渡船来往两岸。渡船轻快如飞,竟然摇碎倒映水中的明月。而当船儿过后,碎月又聚,明月又圆,这就是“鼓楼夜渡”的美好风光了。

“风云际会”景观又是怎样的呢?流溪河通过鼓楼潭后,从风云岭山脚顺流而下。在这个地方有座颇具规模的庙,叫水口庙。庙内供奉着一尊流溪河河神塑像,供四方乡民祭祀。每月十五为会合祭祀日。庙内悬灯高照,光影通天,香烟缭绕,鼓响钟鸣,热闹非凡。此即“风云际会”之大观也。

“双风朝阳”的风韵又有所不同。登上双凤岭,可以看到一前一后并排的两个长形山石。石虽不大,但体态神奇一一朝东方,整体似伸着颈的鸟头,离远一望,就像两只昂首朝阳的凤凰。可惜这两块石块不知何时被人弄去,这一景致也不复存在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变革,明清时期从化著名的八大景观,大多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仅仅剩下百丈飞泉、石灶浮烟、五指朝天三大景观可以观赏,其余的就难以找到踪迹。

(资料来源:《流溪河故事》黄利谊整理​)

【关闭页面】

下一篇:流溪河溯源之桂峰山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