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从化教育的历史足迹

点击数:2777      字体:[增加    减少]

(图片来源:《一泉碧波暖从化》)

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从化有不少著名的读书人,如黎贯、黎民表、黎民衷、张德桂等。然而,以前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幸到学堂去读书的,甚至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入过学堂,更不用说参加科举考试,考取功名了。从化的教育事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发展比较缓慢,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蓬勃发展起来。

早在明弘治8年(公元1495年),从化知县刘宏创建学宫,专门培养读书人,这个学宫就是现在位于从化中学内的孔圣殿了。到了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从化县衙设立训导衙,次年增设教谕衙,合称谕学署;至明万历年间,全县发展有社学11所,书院2间,在书院读书的都是取得秀才资格的人,可以直接参加科举考试。那么社学到底是什么呢?与科举又有什么联系呢?原来,旧时的教育分为蒙学和科举两个阶段,蒙学包括到了社学、义学和私塾,相当于现在的小学教育,蒙学当时并无班级的设置,无统一学制,也无年龄的限制,

四五岁的小朋友与二十多岁年轻人一起做同学很常见,学生读了蒙学后可参加童试,合格了就可获得秀才资格。在清朝末年,全县有蒙学100多间,童生2300多人。社学属官办,经费师资由官方负责,而义学为民办,旧时各乡都会开展“义学募捐”,办义学。私塾顾名思义就是私人开办的。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在韶洞、灌村、神岗、乌石洞、木棉、石凹、钱岗、屈洞、黄田、鸭洞就建了10间社学。

而科举则包括儒学宫、书院和塾馆,相当于现在的中学教育。过完蒙学升入儒学宫继续深造,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但能够在儒学宫接受教育的人数不多,据历史记载,光绪年间,全从化有儒学生员40人。可见当时考上儒学的人是非常不简单的,生员可以免差役和交税,可以参加科举考试,榜上有名就可以当官了,所以当时的科举是很有吸引力的。

到了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谕学署改为劝学所,清末实行废科举,兴学堂。光绪33年(公元1907年),从化县的教育先驱黄茂榆、萧锦洲、欧阳愈等人捐资创办高等小学堂,各地社学、义学、私塾随之改为初等小学堂,从此结束了八股文教育的历史,开创了从化现代教育新篇章。至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全县共有普通小学15间,学生521人(宋、元、明、清四代,从化籍的文武进士共有18人)。民国期间,从化县内小学有所发展,中学和师范逐步兴起,至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把劝学所又改为督学所,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全县有小学220所,学生8342人;中学4所,学生602人;简易师范1所,学生108人,全县教师558人,民国期间全县共有140名学生考进高等县校。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县成立教育局。

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县只有初级中学1所,学生530人,小学100所,学生17600人,教职工763人。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全县民办小学迅速增加,上世纪60至70年代初,群众办学热情大增,更是村村有小学,中学遍地开花。但因为发展过快,导致师资缺乏,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从化对中小学布局进行了调整,压缩完全中学,兴办职业中学、成人教育、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函授教育等。到了1983年,全县基本普及了初等教育。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22所,有206所小学附设学前班,在园、在学儿童9874人;小学218所,在校学生5.16万人,入学率为99.4%;高级中学1所,普通中学31所,在校学生1.79万人,其中高中生1247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4所,职业中学5所,在校学生1247人;全县中小学有教师3673人,其中公办教师2357人。

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至1985年,全县共培养初中毕业生8.26万人,高中毕业生3.22万人,高中毕业考入各类中专学校的1231人(不含“文化大革命”中不经考试而上大、中专学校的人数)。

现在,从化已经真正实现了城乡九年义务教育,过去因家庭贫困而没书读的事再也不会发生了。现在的学生读小学、初中,只要直接带书包去上学就行了,读书不用交钱,这是大家过去想都不敢想的。而从化的教育事业也在逐渐蓬勃发展当中。

(资料来源:《流溪河故事》黄利谊整理)

【关闭页面】

上一篇:广东首座抽水蓄能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

下一篇:从化卫生纪事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