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流溪河街口大桥话今昔

点击数:6815      字体:[增加    减少]

 在从化街口的流溪河西岸(流溪河右岸)有一列露出江心的石磻梁,顺着江流走势宛若一道鱼脊,古称鱼梁尾。而在其对岸的大江埔,是一处长长的土洲,分隔流溪河与其支流小海河。大江埔的鹅公头是一处高约数米的土岗,凸出于流溪河河道之中,使得流溪河河道在此处有明显的拐弯。自古以来,街口与大江埔两岸交通往来主要靠木船摆渡,后来在街口及其上游的凤院建有木栈桥方便人们过河。而在街口木站桥旁边,又先后建成民国时期公路木桥、新中国时期的公路木桥、石拱公路大桥、加宽的石拱桥。如今在街口大桥上游近千米处,又建起一座从化大桥。鱼梁头记载了从化流溪河交通的发展,也从中反映了从化社会发展历史。

 

民国时期的街口木桥

从化自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建县后,县城的商业区在东门市通济街内。那时流溪河经鱼樑尾(现河边街口粮仓至殷壆头)流入古楼潭(现荔乡村)至门口江、水口、白田岗直流而下。县城水上交通较为便利,殷商富户集居城内,东门市通济街成为县城最繁盛的街市(又名市头街)。

由于沧海桑田的变迁,流溪河不断改道,门口江前的河道逐渐淤塞。城内东门市通济街的商业,感到交通不便,逐渐向城外的东郊(即现在的街口镇)迁移,靠近流溪河,适应水上运输的需要。于是,逐渐形成圩镇。这个镇处于东门市通济街口之处,故取名为“街口”。

直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从化境内的流溪河上只有简易的栈桥,也就是大约一米宽的人行木桥,连接鱼梁头与大江埔,全长百来米。其构造是用两排木桩打进河床,以木头横担连接加固,上面铺设木板桥面。横排木桩之间相隔80厘米。在栈桥上有两处缺口,缺口搭着两块能够搬动的木排栓板,又名“生桥”,这木排栓板的生桥长约3米,板宽不足70厘米。当来往航运的木船行驶到桥边时,船家就会攀上桥面,把木排栓板搬开,以便船只通过,与当年的海珠桥或者伦敦桥大同小异。由于木桥又长又窄,两旁又没有围栏,人来人往要特别小心,特别是街口圩日时经常发生落水意外。所以,那时大桥上的交通很不便利。

民国时期三十年代初,李务滋县长在省长陈济棠支持下,得以拨款兴建街口公路木桥,于1931年规划动工。1933年4月14日,由粤省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部提议,省政府决定拨款5.25万元给从化县,修建街口流溪河公路木桥。由于其位置是在街口流溪河的鱼梁尾,也就是现在街口大桥上游数十米处,与原有的木栈桥相隔咫尺,所以当时称之为“鱼梁尾桥”。这是一座水泥钢筋桥柱墩,木横梁交叉支撑做成桥架,再以枕木铺设桥面的大桥,既可以通行车辆,又方便当地民众过河,对从化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1934年夏,从化流溪河流域发生大水灾,街口蓝田基围被洪水冲毁,滔滔洪水淹没蓝田基围以内农田,水势直逼街口鼓楼潭、门口江、洪山围一线。随后,县长李务滋和驻军警卫旅旅长陈汉光率领官兵重修蓝田基围。据从化史志记载,蓝田基围位于街口南面,流溪河右岸的城郊城南段交汇处,守护着县城内外数万人口及几千亩耕地的安全。民国23年从化大水灾,蓝田基围被毁。县长李务滋和驻军警卫旅长陈汉光率领官兵重修蓝田基围。蓝田基围于1935年修复,堤高5米,宽2.5米,长3.97公里,完成土方约15万立方。在蓝田庙下修建一座排洪闸,在闸的上方刻有“保障城南,蓝田水闸”八个大字。

适逢1934年正值从化温泉旅游开发之际,西南航空公司的刘沛泉是“从化温泉促进会”股东,也是他驾机巡航时在从化头甲山发现瀑布也算是机缘巧合吧。当年夏天的流溪河汛期,有飞机经过街口流溪河上空拍摄,镜头由左岸的大江埔对准右岸的鱼梁尾殷壆头方向,新建成的鱼梁尾公路木桥、原有的人行栈桥一览无遗。

民国24年(1935年)七月出版的刊物《从中学生》第一期封面图片,是航拍从化流溪河街口大桥的珍贵画面,图片附有 “从城附近形势之鸟瞰”以及“此长桥为从化最近伟大建筑之一”字样。从城附近形势之鸟瞰从化流溪河街口鱼梁尾公路木桥,图片下方有注明“此长桥为从化最近伟大建筑之一”。但见街口公路木桥桥面空空如也,而相邻的木栈桥却是人来熙攘。流溪河水量丰沛,数艘木船在河中畅行无阻。从空中鸟瞰街口桥的西岸南面区域,一直到风云岭都是宽阔水面,间中有几个河中土丘及洪水冲崩的残留堤段。当年,流溪河木桥和栈桥相并立,河上有数艘木船在航行,对比现今街口大桥与楼宇林立的新城区,反映出沧海桑田的巨变。

1938年日寇进攻从化时,敌机连续轰炸广从公路沿线圩市、村庄和桥梁,街口木桥以及大批民房被炸毁。抗战胜利后民国年间,当地政府试图重修街口大桥,但始终未能成功。

图1  1934年夏航拍的从化街口流溪河桥,俯瞰鱼梁头直插江心,屹立于洪涛之中。   

       图2 解放初期重建的流溪河街口公路木桥

 

解放后的街口大桥

1951年,驻从化的解放军部队重修街口木桥,于1952年建成通车。桥长200米,有木梁木桩桥孔61个。桥面宽4.5米,中间铺设两行各一米宽的行车枕木,桥中间间两边各设有行人避车台2个 。两边桥头均建有木牌坊,由于当时正值抗美援朝,国内治安保卫不放松,在牌坊旁边还建有两层高的尖顶值岗亭。孩童们从河边跑上桥头,兴高采烈地玩耍,桥下流溪河岸边还停泊着木船。

街口桥河西桥头所在为殷坣(堂)头,清朝中期由殷家庄南庄迁到此地建村,因位于殷家庄河坣(河堤)的前头得名而取名殷坣头,曾用名为鱼樑尾。世居村民主要姓氏为殷姓,此外,还有邝、谭、吴、彭、骆、黄、陈、何等。其中殷姓先祖是从江苏丹阳先祖中进士到惠州做官(通判)迁移至广东,南宋时因战争迁到东莞,元朝迁至上番禺(从化)殷家庄,清朝再迁移至本地。

街口桥河东桥头所在为大江埔的联星村,其村民全部为邝姓,是明朝年间由流溪河右岸大墩村前来此地的。

1954年,该桥面因多数木板腐烂而进行大修,桥面改宽为5.3米,两边设人行道各0.65米。据老干部黄锦坤回忆,他们家在城内洪山围,童年时候经常到街口木桥玩,当时机动车很少,过往行人也不多。孩子们成群结队,在桥上跑来跑去,又从桥上走到河边玩水。玩累了就在木桥上躺一下,仰望着桥头上的电线杆,数一数电线上有几只麻雀在歇脚。有一次他的哥哥在桥上躺着不知不觉睡着了,一不小心掉到河里去,好在那时河水浅,他哥从水里爬回了岸边。

1960年2月6日,在木桥旁边动工新建街口大桥,为9孔弧线形石拱桥,全长260 米。桥面净宽7米,两边行人道各1.2米。1961年7月31日大桥竣工, 工程造价为120万元,同年9月19日举行通车典礼。

图3 

图4 

图3、4、5  街口石拱桥施工照片 

图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街口桥及两岸景色

图6的照片是在街口桥左岸往右岸眺望,只见街口桥横跨流溪河,碧波之上的连体桥拱蔚为可观,顺着桥体向右岸(即街口河西)远方望去,一直到风云岭都是田野和村落。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是连片楼房的新城区了。

 

改革开放年代街口大桥新貌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原来的街口大桥已满足不了需要。1991年秋,街口大桥实行扩建,按原有桥梁样式和桥墩跨度,紧贴着原桥体两侧分别加建桥体,各加宽7.5米。加宽后桥面为25米,总投资980万元

图7  1992年街口大桥扩建施工场景

1992年春节,街口大桥扩建工程照常开工,笔者在年初三采访工地,当时天气晴好,原来的桥面上人来熙攘,两侧的桥拱施工场面壮观。我在河东桥头附近位置拍了照片,巨型拱模和钢筋混凝土墩座清晰在目。照片送到报社后,在2月10日的《广州日报》见报。工程如期在1992年7月上旬竣工,7月10日《广州日报》登载了扩宽后新桥的照片。从化县首届荔枝节于7月13日隆重揭幕,街口大桥扩建工程是当年荔枝节38个剪彩项目之一。 

图8  1992年7月10日,广州日报报道《 街口桥新貌》照片

1992秋,街口大桥扩建后举行艺术彩车大巡游,对岸金鼎广场位置原来是有一排建筑物。 

  图9  街口大桥扩建后举行艺术彩车大巡游

 

新千年的街口大桥

2008年10月,对街口大桥、小海大桥进行维修加固工程,对桥体裂缝修复,基础加固;街口大桥人行道和栏杆翻新;河东南路、河滨路与街口大桥交叉口改造,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总造价500万元。

2009年初,街口大桥焕然一新,全桥上下装饰彩灯,在河两旁的堤岸上还配套装饰了木棉花瓣五彩灯柱和蝴蝶造型堤灯,流溪河波光熠熠,街口一桥两岸流金溢彩,美轮美奂,成为广州母亲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化街口大桥置换了通体桥灯,街口桥畔广场新落成的十座大型灯柱,分红绿黄三色相间鼎立,每座灯柱镶嵌12层木棉花造型的彩灯,总共2880朵灯饰荟萃辉映。流溪河新堤路的蝴形河灯长廊,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宛如一队彩蝶在河畔翩翩起舞,令人叹为观止。

  图10  改造后的街口大桥焕然一新

   图11 

    图12  

由于从化街口大桥投入使用已超过50年,根据对街口大桥的监测报告,发现大桥有轻微沉降现象,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禁止重型车辆通行。自2012年3月1日零时起,街口大桥实行限行,在桥头两端的进车通道设置限高龙门铁架,禁止高3米以上或总重10吨以上的车辆通行,超限车辆需绕道流溪大桥或迎宾大桥行驶。

 

街口姐妹桥——从化大桥

2015年初,在街口大桥上游约1千米的从化大桥动工建设,连引桥全长约1260米,其中桥身长671米、宽60米,工程总投资约5.87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桥梁、道路、给排水、绿化、交通设施、照明设施和电力等。该大桥位于街口大桥与迎宾大桥之间,是从化大道跨流溪河连接河东片区与城北片区的重要桥梁,建成通车后将大大缓解街口大桥交通压力,加强流溪河两岸的交通联系。

 从化大桥的项目是广州市政府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与此同时,街口大桥、北星大道、从化大道也将在未来三年同步施工,这将进一步提高从化中心城区东西南北的通行能力,为地铁14号线两个站点的辐射服务以及街北高速、大广高速提供快捷有效的对外接驳通道。

从化大桥以“流溪映月”为主题的,提取“流溪映月”中水与月的元素 ,运用到铺装平面,栏杆立面造型和灯具上,拱肋结构造型同一轮弯月非常相似,好像真的“挂”在流溪河上。主桥设计为下承式钢管拱桥,跨径为136米,是采用仿生学鱼腹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的桥梁,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将使从化大桥成为从化地标性建筑,成为从化的新名片。

2018年中秋节前夕,从化大桥正式通车,月圆佳节之夜,“流溪映月”灯光璀璨,流溪河水波光粼粼,与街口大桥的五彩缤纷相辉映,组成一幅瑰丽壮观的立体画图。漫步街口大桥、从化大桥与两桥之间河堤,绕圈畅行一圈为半小时,流溪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收获感想令人激情澎拜。联想街口流溪河桥梁的发展史,为祖国伟大强盛而赞颂,为家乡美丽富饶而欢呼!街口大桥流溪水岸,冉冉升起美轮美奂的世纪宏图!   

(邓嘉乐)

【关闭页面】

上一篇:南平村传说

下一篇:从化钟楼古村落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