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从化县工业的发展变化

点击数:3490      字体:[增加    减少]

1980年广州从化制衣厂在街口镇北路创办        (图片来源:《从化市志》)

我在从化县工作了几十年,现将工作所经历及耳闻目睹的从化县工业发展变化记述下来,为“存史、资政、团结、育人”做点工作。

我从上个世纪50年代就在从化县工作。 1960年9月,组织上将我从县委办公室调到工业系统的县农机厂任厂长;1962年底,又调到县工业局任局长,在工业系统工作至1979年。这段时期的工业,都是在计划经济的政策方针指导下进行的。我亲身经历了50、60、70这三个年代从化县工业发展的变化,现将一些主要情况进行回忆综述。

建国前的工业情况

从化县地处广州远郊,是一个半山区的县。建国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远在明朝时期,在吕田纸峒已有生产溪纸;清朝时期,在山区里开采铁矿;到了民国时期,有酿酒(从化三花酒)、铁器、木器、制砖、陶瓷、五金修理、开办小型火力发电厂、碾米厂、制药厂、火柴厂等私营小工厂。打铁、木器这些小工厂的劳动力多数是来自佛冈县的手工业者。

县印刷厂胶印车间       (图片来源:《从化县志》)

建国后国营工业、手工业的发展变化

建国初期,县人民政府有计划地兴建一批国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手工业的发展。

五十年代,是国营工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时期。1950年8月,兴建了公私合营的利农碾米机厂和发电厂。1951年在西街尾(即现在的县印刷厂的位置)兴建国营砖厂,陆伍荣为第一任厂长。1951年9月在街口镇兴建国营发电厂,装机容量为35千瓦。1955年4月在良口镇建松香厂。1956年建从化酒厂,并投入生产,主要生产当地有名的“三花酒”。同年12月,在街口镇河东建成从化糖厂。同年,又将县烟丝联社转为国营烟丝厂。在大跃进高潮的1958年中,铁器、木器、五金三个手工业合作社合并作为主体,建成农业机械厂。

1954年,县委、县政府在中共中央“关于积极引导,稳步前进,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指导下,组织手工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以行业为中心,组织了铁器、木器、服装、日用陶瓷、白铁五金、自行车修理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的过程中,又有763名手工业者走上合作化的道路,县成立了手工业联社,组成了二轻集体工业体系。

1957年,二轻集体手工业社又发展为25个,年工业产值8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0%,成为县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时期的生产发展正常有序。

1958年,组织人民公社,在生产上搞大跃进,刮浮夸风,使县的手工业联社解体,将手工业下放给人民公社管理,其人力统一抽调去搞大炼钢铁,冲击了正常生产,影响了手工业的正常发展。

1959年,将吕田的安山铁厂转为县安山铁厂,该厂有炼铁小高炉4座,建厂3年,产铁1235吨。 1962年该厂停产下马。县氮肥厂于1966年开始筹建,1968年建成投产。县的工业发展到了1965年,全县有国营企业12间,职工1079人,技术人员9人,工业年产值606万元。

六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大跃进的浮躁时期,国家的经济走向崩溃。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县委、县政府在贯彻执行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对国营工业进行“关、停、并、压”。县的国营工业关、停的有吕田的安山铁厂、麻村和吕田的温塘肚莹石场。其他仍保留着的工厂裁减20%的员工。1960年至1961年,当时我在县农械厂任厂长,就是将厂里的职工裁减20%,将其下放到公社和农业生产的第一线。一是将原来的一些手工业社和大跃进时并人国营厂的手工业员工,全部退回到二轻集体手工业系统。县当时着重清退了原并人县农械厂的铁器、木器、五金三个手工业社的原有职工。后来二轻集体手工业系统又恢复铁器、木器、五金三个手工业合作社。到了1965年全县二轻集体手工业合作社有25个,工业总产值为11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4.71%。三是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抓革命、促生产”方针的指导下,县工业系统着重抓了氮肥厂、造纸厂和水泥厂的兴建工作。

县的氮肥厂是于1966年在当时的龙潭公社龙聚大队兴建的,1968年12月建成投产,年产合成氨5000吨(即碳酸氢铵20000吨)。主要为发展县内农业生产提供化肥。刚开始生产时,由于经验不足,设备简陋,生产并不顺利。后来县委书记黄永新作出决定,要进一步加强对该厂的领导力量,抽调县委常委贾明同志到该厂担任党委书记,并组织工作组驻厂协助厂开展生产。当时的工作组由我来担任组长,还抽调了黄景良、王禄华等有经验的干部,深人工厂的车间调查研究,帮助工厂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使得氮肥的生产有了较好的转变。生产上去了,广州市经委的领导来该厂召开小氮肥厂现场会议,介绍了从化氮肥厂的生产经验。当时着重介绍了“抓革命,促生产”和加强企业管理的经验。1975年,省委书记赵紫阳到该厂视察,作了重要的讲话,为企业的生产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广州市计委在资金和设备改造给予有力的支持。如建设造气车间,配改了自动化造气炉,增大了压缩机设备、将原来300立方米的储气柜扩大为500立方米,随后又扩大为1000立方米,大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由于小氮肥厂生产的设备简陋和工艺落后,年年亏本的局面还是没有得到扭转,成为县财政的一个沉重负担。

七十年代,1970年建成县造纸厂投产;1972年建成县人工湖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为1250千瓦;1976年在埔顶建成微生物厂,生产井岗霉素等农药,供农业生产之用。

1969年在街口镇河东木壳岭脚,由谭一清负责筹建县造纸厂,于1970年7月建成投产。该厂以生产有光纸为主,间中生产卫生纸,以稻草为原料,年造纸量达1123吨。到了八十年代初增加纸箱生产线,后因废水污染流溪河,于1984年停产,停产时厂有职工156人。后来又因市场变化,改为山河制药厂,也曾经与白云山制药厂合作生产夏桑菊包装冲剂。

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1973年县委、县政委决定在良口石岭兴建一间年产2.4万吨水泥的水泥厂,厂址由县委黄永新书记实地勘定,于1975年投产。至1985年,共生产水泥18.59万吨。全厂职工342人,年最高产值216万元,利税72.9万元。初期由于采用石岭的石灰石,石灰的质量比较差,影响产品质量。后来改用了灌村地区质量较好的石料,又新增了大球磨机和自动化较好的高炉设备,还聘请了黄埔水泥厂的技术人员来厂指导,并亲自参加操作,使厂的技术力量得到提高,水泥的生产质量稳定,产量不断增加。

除抓了氮肥、造纸、水泥这三个大厂之外,还抓了机械维修厂和制造厂的调整组建工作,将原来的农械厂分成农机一、二厂,还抽出一部分机械维修力量充实原农机修理厂,组成农机三厂,后来改为汽车大修厂。

珠江啤酒厂从化分装厂车间        (图片来源:《从化县志》)

计划经济时期国营工业存在的一些弊端

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从化县的工业企业均在国家的计划经济方针政策指导下开展生产的。开始是有计划的建立了一批工厂,并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去进行管理和生产。在这些年代里,县的工业也曾有过较好的发展。但是,由于县的财政力量贫缺,后来企业的生产与市场的实际需要又不相适应,在管理和生产中不断地暴露出计划经济的弊端,主要表现为:

一是每年县计委在缺乏市场调查的情况下,制定和下达生产计划给工厂,造成盲目生产,积压商品;

二是企业陷入了有计划无生产资金、有计划无市场、有计划无原材料保证的“三无”困境;

三是政治运动不断,分散了县领导的精力,使得领导力量更显不足;

四是由于计划经济没有根据市场的需要去生产,工厂盲目地生产,供销社拒绝收购,造成工商磨擦。

县工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与变化

五十年代初期,工业基础薄弱。县领导的人力和主要精力,多放在开展民主革命和土地改革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上。初期县人民政府只设立工业科。随着国营工业的发展和手工业改造走上合作化道路,其管理机构才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充实,至1954年5月,设立了工业部和工交办公室,1960年设立县四化办公室(即: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现代化),还建立了手工业联社。1963年初,又将工交办公室改为工业局,由我任局长。至“文化大革命”的1968年停止了正常工作,工业局自然解体,由县革命委员会生产组内设立公交领导小组管理工交日常工作,再后又改为工交邮电服务站。其干部除一人留守外,全部去“五.七”干校学习和劳动,接受再教育,直至1972恢复成立县工业局为止。恢复工业局后,先后担任局长的有宋陵、李俩弟、林冠洲、谢均保等同志。干部编制由3人逐步增加到12人。当时直管的国营工业有:氮肥厂、水泥厂、造纸厂、酒厂、农机一厂、农机二厂、农机三厂(即汽车大修厂)、砖厂、印刷厂、食品厂、烟丝厂、松香厂等。随着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到来,生产的不断发展,于1980年10月县政府撤销原工业局,成立县经济委员会,由谭一清担任主任。

(资料来源:《从化文史资料》林冠洲)

【关闭页面】

上一篇:从化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下一篇:从化国营工业企业走过的五十年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