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夕照

点击数:4550      字体:[增加    减少]

(图片来源:《从化区政协书画摄影》任洪华)

文峰夕照是从化一大美景。

晴好的黄昏时刻,沿流溪河东岸向西南漫步,或者驾车沿青云路漫驰,再或者沿流溪河东岸从逸泉山庄方位往流溪大桥行走,你都会看到一幅堪称美妙的画图:这是一帧逆光美景,艳阳含山,霞光烂熳,天空抹彩,流溪河也抹彩,水天一片明艳,风云岭、豸角山此时染成青黛之色,文峰塔在这浓艳重彩中巍然耸立、擎天立地、豪气干云。与周遭荔景园、流溪河山庄等新时代建筑构成了绝妙的反差与对立,这应该是文峰夕照美妙之处。

怎么个妙啊?!我以为是这般的妙:于今新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从城这十数年间扩展了几十倍,流溪河两岸高楼林立,新时代之形、之色、之声强烈地凸显着展现着,文峰塔的悄然兀立就非常凌厉地标榜着宣示着:从城虽新但她是古城,有着500多年历史,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有着美好的古代文明。

且让我们看看文峰塔的前世今生。

文峰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位于豸角岭故名豸塔,塔高5层,这就是第一代塔,也就是文峰塔的始身。建塔是由神秘文化中的风水学说而定的,目的大约有三:一是镇压邪魔,二是守护财气不让外泄,三是兴旺文运。此三者可作如下解读:豸即没脚之虫也泛指虫类,当有不祥需镇之;二是风水学以水为财,流溪河小海河黎塘河三江汇于豸角山而南流,恐财虽聚而流失,故须建塔如钉以固之;三是塔如翰笔,文笔以兴文运也。但此塔后来却被民众认为不吉利,说5层塔是不祥之物而拆毁。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神秘文化或传统习俗的可怕力量,十进制是社会生活所常用,如十尺为一丈,十升为一斗,十天为一句等,五便被视为半吊子。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地方不少人认为,年之半是不搬家不婚嫁的。据传毁塔之前一段时间,从化学子科举成绩也总是上不去,应了半数不祥之说,故愤而毁之。

清康熙30年(1691年)重建豸塔,此塔高7层。7层塔为古时民间所普遍建造,有佛家名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浮屠就是塔也。其中也有儒家中庸思想影响,5既寓半截之不吉,9又是乾数之至高,九五乃帝王所尊,故古之一般塔多为7层。此塔被列为从化新增6景,名为“豸岭塔影”。  一时间官人、墨客争相题咏,知县郭遇熙写下《豸角塔影》-赋,其中有“上有碧霄名豸岭,凌空冲汉捧日盘”之句。诗人何嵘也写有诗《豸角塔影》,诗日“豸角山高瞰要津,塔成影漾绿波新。日轮初现宜同浴,月镜当空岂自沦。隐隐灯光开远照,层层画彩印晴尘。光阴显晦谁为辨,文物从今不计春。”之后,塔名改作文隆塔。

可惜的是,此塔抗日战争年间被日军炮击毁掉了顶层,残塔于新中国土改期间被彻底拆毁。

现在的文峰塔建于1993年,共九层,塔身呈六边。开放改革之后建设者敢于进取更敢于追求完美,因此弃一般的7层而建9层,当然也蕴涵长长久久,久远大顺之吉祥寓意。从城墨客骚人一时兴起,纷纷赋诗写联以赞,笔者附庸风雅也曾撰得一联:一塔耸青峰,添彩人文景观妙;满城兴雅趣,被光民俗诗韵扬。

对着美艳的文峰夕照,你会遐想什么?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还是“夕照青山分外明?”我看应取后者,这是伟大时代美好的赠与。

是否这样想更好一点,从朝阳到夕照,既是一天将尽,也可比作一年之将尽甚至是一辈子之将尽,古圣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中青年们是否省思一下,这一天或这一年自己过得怎样啊,有没有像文峰塔一样脚跟踏地、腰杆挺直、棱角分明、锐意进取?老年人是否总结一下几十年人生经验,来一个“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资料来源:《梦 梦想 理想》谢连波)

【关闭页面】

上一篇:流溪河溯源之桂峰山

下一篇:碧绿流溪境怡人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