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记事

点击数:3474      字体:[增加    减少]

2000年,我挂职从化市委常委,一日,市委书记陈建华对我说:“太平镇来了个报告,说是钱岗村的农民没地盖新房子了,提出拆了废弃的空心老村,盖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涉及农民居住和土地问题,我没轻易批,想实地调研一下,咱俩去看看。”

沿着蜿蜒的村道,穿过层层浓绿的荔枝林,到了钱岗村,这是一个有着典型岭南风情的村庄,四周的鱼塘如护城河般围绕着村庄,东、西、南、北有风格各异的村门,东门立着古老的牌坊式村门,西门和北门是双层门楼,村门外古老的大榕树苍然而立,碧绿的水中倒映着错落的村舍,远看如同中国水墨画。

入村而行,视觉和心灵不断受到冲击和震撼,仿佛走进了时光隧道,回到三百年前,脚下是黄蜡石铺就的小道,萋萋杂草从石头缝隙中长及至膝,石条青砖仿佛在述说历史,黄黏土的墙体被无情的岁月风化成一幅又一幅斑斑驳驳的“抽象画”,破败的广裕祠,三进的庭院已有部分崩塌,举头抬望,房梁和碑石上雕刻着明代、清代、民国的字记,四周的墙上则是“文革”时的毛主席语录和革命标语,四个朝代的印记集于一祠,这可真不多见。原来,钱岗村是一个有着近800年历史的古村。

我奇怪这曾经300多户人家的村子怎么就破败而废弃了呢?建华解释道:“老村子,内不通水电,两人宽的弯曲窄道连自行车都要扛着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致富的农民纷纷在鱼塘以外盖新房,久而久之,这村就成空心村了。”

建华沉思着,一一作出指示:  “这村不能拆,要做文化保护。”  “要重视文化保护工作,我兼文管会主任,你任副主任,给你个任务,在全市做一次文物普查,摸清情况,你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做好。”

从化市2005平方公里,200多个自然村,我和文化局的同志一起走访、摄影、查族谱、立档案、收文物,历时5个月,终于完成了普查任务,可谓硕果累累。

文物普查之后,该怎么办呢?建华、潘安和我三人商议,一、请教专家;二、编撰文物志;三、加强文保宣传;四、抢修文物;五、选有可行性的重点村,以项目开发来保护。

潘安副市长是学古建筑学专业的,正好发挥所长,他邀请了张锦秋、麦英豪、陆元鼎……一大批专家来实地考察,田野村头上,老屋青瓦下,专家们兴致勃勃地反复考察论证,专家的真知灼见使我们提升了文化视野,积淀了文化内涵。

建华命我主编文物志,他说:  “文物志,就是要立此存照,拿你的本事出来,编一本高水平的文物志。”《从化文物志》出版了,省文化厅厅长曹淳亮一边翻阅一边说:  “你们这不是为难我们吗?”我不解地看着他,他说:  “一个县级市的文物志做到这个水平,以后省市文物志的门槛可就抬高了,低于你们,说不过去,超过你们,又太难了。”建华哈哈大笑:  “陈中啊,老曹这是夸咱们啊。”

幸亏,多年传媒人历练了我善于策划的能力,我组织图片文案材料,邀请媒体参与制作专题报道,摄制的纪录片《从化古民居》被中国纪录片学会评为一等奖。

从化文物普查和保护的成果,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一时间,坊间传闻“从化发现宝了”,连文物贩子也瞄上了从化文物。这令我不得不警惕。

文化厅厅长曹淳亮带队30余人来考察,多家媒体跟随采访,大家看了钱岗村的风檐板,评价极高。这是个7.6米的木雕,雕着道光年间珠江畔的广州城景,称为“江景图”,其文物价值可与“清明上河图”相比。当下我就犯愁,因为这风檐板在荒废的村中无任何保护,暗自思忖:千万别媒体周一报道“重大发现”,周五就报道“不冀而飞”。越想越觉此事非同小可,赶紧打电话向陈建华书记报告,建华指示:请广州文化局安排专家,即刻拆送博物馆保存。我在风檐板下不敢挪窝,守着,直到天黑看着装车离去才完事。如今,这件文物成为广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由潘安挂帅抢修广裕祠,由我挂帅抢修邓氏祠堂。盛夏,1 3个单位负责人汗津津地聚集在破败的祠堂,围着木条凳架起的三夹板,一一研讨抢修的细节,从早上9时直到夕阳西下。会后整理笔记,共132条。我掂着笔记本,深感自己的文化底蕴不足,唯有虚心求教,在干中学,以勤补拙。

时间过得很快,三个月,抢修工作顺利完成。

2003年,从化广裕祠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物保护杰出贡献奖第一名”。在颁奖会场上,陈建华书记握着我的手对旁人说:“这是位功臣啊,为了这个钱岗村,我来过20次,陈中起码来过100次。”众人纷纷与我握手祝贺,其实我心里清楚,如果当年不是陈建华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他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果不是他细致的调研和前瞻的决策,就不会有今天的钱岗古村。

挂职两年半结束了,离任时,我向人大、政协主要领导述职,政协主席李北坤说:“我们这些从化人,世世代代都被说成是‘从化从化,从来没有文化’,今天,感谢你们的文保工作使从化成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才是从化几千年历史上的新高度,这是多少GDP也换不来的。”

人大常委会主任朱炳烈说:  “你知道吗,从化人称陈建华、潘安和你是从化的‘三剑客’,你们为从化作出的贡献,从化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离开从化的前夕,我背着照相机,再次到几个古朴的老村转了又转,久久不舍离去,用镜头留下珍贵的记忆。

(陈中)

【关闭页面】

上一篇:寻访古渡头

下一篇:《战神再现》拍摄地——平山围古村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