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田、东明、良口行政区域变更沿革

点击数:2990      字体:[增加    减少]

据史料记载,明朝吕田属流溪堡,因盛产溪纸,又称纸洞。据李氏族谱图载,宋朝年间,该地区有吕姓人建的吕田庙(清末已毁),清朝时,镇围村与白泥塘村人联合买了吕田庙附近的地建圩,故名吕田圩。在建设吕田圩之前,这里也叫做流溪洞。当时在行政区域上划分流溪八甲:夏林甲管辖现今的镇安至旱田大队;邓林甲管辖现今的安山、草埔两大队;黎景深甲管辖现今的狮象大队;莫维相甲管辖现今的钟村、陈水楼、豹尾块、白泥塘、高龙围、桐树下、吕新、水埔、竹坑等大队;莫颜伯甲管辖现今的份田、东坑等大队;陈黄埕甲管辖现今的海螺、桐村、苏湖、茶岭下、灰窑头等大队;陈廉通甲管辖现今的桂峰、联丰、新联、小杉、鱼洞等大队,陈廉伯甲管辖现今的连麻、塘基、三村三个大队。  

一九二四年,吕田划为从化县第十九区,区公所设在现在吕田卫生院地方。第十九区设有区长一人,副区长二人,财经一人,文书一人,区丁二人,办理全区各项事务,如维持地方治安和调解民事纠纷等。凡民事纠纷区民投告,先交一块猪肉到办公室登记,或设宴请官绅父老,摆事实、讲理由,才给办理。全区分二十个段,每段设正副段长,管理该段民众事务。同时每个自然村选一至二人当本村乡正,办理本村事务。

 一九三二年把牛背脊、吕田合编为第六区。全区分为六个乡:现旱田、安山、草埔大队为两林乡;现吕新、吕田、份田为吕曰乡;现连麻、塘基、三村为大粤乡;现挂峰、联丰、新联、小杉、鱼洞为石坝乡;现东坑、东联为三甲乡。乡之下设里,以二十五家为一里,设正副里长。一九三七年三月,撤销区改为乡。原第十九区改为两个乡:吕田乡和石坝乡。乡之下设保甲,十至十五户为一甲,十至十五甲为~保。吕田乡管辖:吕新第一、二保,吕中第三、四保,水埔第五保,狮象第六保,旱田第七保,草埔第八保,份田第九保,东坑第十保,东联第十一保。石坝村管辖:莲新第一保,塘基第二保,三村第三保,桂峰第四保,联丰第五保,新联第六保,鱼洞第七保,小杉第八保。一九四一年石坝乡归并吕田乡。从此,乡长虽常有更换,但机构一直到解放没有更改。

建国后,建制多变。1949 年属北区。1953 年为六区。1955 年3 月,六区改称吕田区。1956 年2 月撤区改乡,分设桂峰、吕田、狮象等乡,1957 年合并为吕田乡。1958 年10 月设立吕田人民公社。1978年2月,东明公社成立,辖吕田公社划出的东联、东坑、五和、坪地和良口公社划出的石明、北溪、乐明、仙溪、长流共9个大队,至1983 年11 月,吕田公社辖17 个生产大队。1983年12 月,撤销公社,建立吕田区公所,下设9 个乡人民政府,辖131 个自然村。1987年1月,撤区建镇,吕田镇辖17个村和1个居委会。2004年1月,撤销东明镇,东联、东坑、五和、坪地4个村和东明居委会划入吕田镇管辖;仙溪、北溪、乐明、长流、石明5个村划入良口镇管辖。

明朝,东明属流溪堡,至清宣统年间属北局。民国期间属北区,之后五易建置,曾分属十七区和二区等。建国后,建制多变。1949年属北区,1953 年分属五区、六区。1956 年2 月撤区改乡,设东明乡,1957  年并入吕田、良口乡。1958 年10 月公社化,分属吕田、良口公社。1978年2月,东明公社成立,辖吕田公社划出的东联、东坑、五和、坪地和良口公社划出的石明、北溪、乐明、仙溪、长流共9个大队, 1983 年10 月撤销公社,建立东明区公所,下设7 个乡人民政府,52 个自然村。1987年1月,撤区建乡,东明乡辖9个村。1988年10月,东明乡改为东明镇,镇政府设在东明圩,所辖村委会不变。1992年2月,设立东明居委会。2004年1月,撤销东明镇,东联、东坑、五和、坪地4个村和东明居委会划入吕田镇管辖;仙溪、北溪、乐明、长流、石明5个村划入良口镇管辖。

明朝良口属流溪堡。清宣统年间属北局。民国期间,五易建制,先后属北区、十七区和十八区、五区、二区。建国后,建制多变。1949 年属北区。1953 年改为五区。1956 年2 月,撤区改乡,分设胜塘、流溪、良口、米涉等乡,1957年合并为良口乡。1958年10 月设立良口人民公社。至1983 年11 月良口公社辖20个生产大队。1983 年12月撤消公社,设立良口区公所,辖 13 个乡人民政府,157 个自然村。1987年1月,撤区建镇,良口镇辖22个村和1个居委会。2001年2月,黄龙带水库管理处管辖的胜塘、联群、联平、梅树村划归良口镇,2003年10月,原东明镇的石明、北溪、仙溪、乐明、长流村划入良口镇,全镇辖27个村和1个社区。

(资料来源:从化区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整理)

【关闭页面】

上一篇:从化1949年至1952年行政区划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