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灶(又名长塘尾),位于辖区内大岭山林场东南部,包括骆驼峰以南、七星墩以北的连绵山体,占地1.6万亩,海拔750多米,有原始次生阔叶林1.32万亩。其地理位置东临龙门县南昆山,南与增城派潭大封山毗邻,西与桃园镇桃莲村相连,北与良口良平接壤。
据1988年8月的《大岭山林场简志》载,石灶群山,山峦起伏,林木茂盛。清光绪和民国年间,常有当地佃耕山民进山伐木烧炭度日,部分林木受到损害。现存的阔叶林是被人为砍伐后萌发新芽或天然下种更新的,疏密不均、林相多层,言之为原始次生林,是华南地区少见的天然绿园。建国后,县政府将其收归国有,兴办林场,加以保护,得以保存至今。林区内有天然生成的山塘3口,面积近6000亩,人称“石灶天池”,点缀其间,绿水青山,交相辉映,蔚为壮观。
石灶现存的次生阔叶林,非人工种植,大多数为成熟林,也有过熟林。主要树种有赤藜、椆木、椎木、格木、石斑、楠木、樟木、花梨木、黄杞等,有热带雨林的榕树、广榔、鱼尾葵,还有可供观赏的红花荷(又名红花荷、红苞木)、竹柏、兰花、山茶花、禾雀花、山杜鹃、野牡丹等。其中红花荷,花形大,似吊钟,花量多、色鲜红,每年春节前后开花,花期长达30-40天,故又称之为“迎春花”,可圈枝培植,是春节理想的盆栽花木。竹柏属罗汉松科常绿大乔木,树高20多米,干直、形美,雌雄异株,枝条轮生,叶对生,婆娑多姿。林区内有众多野生动物,以兽类、鸟类居多,蛇类次之。兽类又以灵猫科七间狸、果子狸和鼠科芒鼠、花松鼠、银星竹鼠等见盛。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曾有猫科华南虎、金钱豹和犬科豺狗出没,90年代后绝迹。
石灶的森林、山塘天然形成,年代久远,留下多处天然景观,主要有“鲤鱼扳石”(“扳石”,打在石上的意思,从化方言习惯较常用“扳”谓“打”)、“仙人推磨”、“石灶霞烟”等。
“鲤鱼扳石”位于石灶腹地。在海拔600余米的山坡上,横卧着一块长约8米、宽约3米的巨大花岗岩石,呈S形状。石上有数条天然形成的乳白色条痕,沿石自上而下垂入岩下山塘,恰似钓鱼长线。石上还有一处10多平方米、形如鲤鱼的天然痕迹。传说,曾有称之“山丁木灵”的几个“山脸”在石上垂钓,获鱼颇丰,钓鱼“山脸”把一条大鲤鱼“扳”于石上,大鲤鱼挣扎翻跳留下痕迹。全景似一条脱钩的鲤鱼在石上翻跳,且有岩下山塘衬托,鲤鱼栩栩如生。
“仙人推磨”距“鲤鱼扳石”约2公里处,有一块高3米多、宽1米多的圆形石柱。柱石上下之间,有一条明显的横断裂缝,远眺似农家20世纪70年代使用的谷磨,似手推石磨,下石不动而上石来回动摇,但不翻跌。离“谷磨”200余米的半山上,又有一块10多米高的巨石耸立,形似身披拽地裙裾的仙女,面向“谷磨”,状似推磨之势。此景称之为“仙人推磨”。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一青年农民以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为由,用竹杆把“谷磨”的上半部石块撬倒,跌落山崖,致成憾事。
“石灶霞烟”位于“仙人推磨”北5公里处,四面高山林立,森林连片,山高林密树大,多见为年老树,有的树干粗达2米多,又以云、霞、雾、烟见胜,一年四季变幻各异:春天,雾烟笼罩群山,飘飘渺渺;夏日,云霞变化无穷,时而象条条玉带,时而似幅幅轻纱;秋季多见彩云,金黄枫叶;冬日,雾染苍松翠,晚霞照林间。1993年6月,时任广州市市长的黎子流见状,欣然命笔,题下 “石灶浮烟”一帖。
建国后,石灶原始次生林基本保存完好。1954年,县人民政府兴办“大岭山茶场”,把石灶划入管理范围。1960年,经广东人民政府批准,把县属茶场定为省属林场,成立国营广东省大岭山林场。1973年,林场划归广州市农林局管辖。1985年,定名为“国营广州市大岭山林场”。期间,石灶是省、广州市大岭山林场的一个工区,原始次生林得以保护。
1995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大岭山林场易名为“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公园规划在石灶开发“森林游览区”,区内设“石灶浮烟”、“森林浴场”、“科普科技基地观测站”和“野生动物放养观赏区”等游览、科研设施。至2004年,因开发资金不足等原因,规划中的各个项目未能实施,仍保持90年代初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