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口烽烟曲》旧忆

点击数:2603      字体:[增加    减少]

《良口烽烟曲》又名《粤北胜利大合唱》,是1940年夏,第二次粤北战役刚刚结束,我和作曲家黄友棣先生合作的一部大合唱。当时在粤北一带对揭露敌人的罪恶,鼓舞军民的斗志,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起到一定的作用,因而颇受群众的欢迎,其中一些乐章广泛地在学校和文艺团队里传唱。同一题材的多幕话剧《北粤丰碑》也曾在军队中演出,放映颇为强烈。当时在广东省立艺术院还为它出版过单行本。

最近从化县政协准备召开有关文史资料研究会,也提到这部大合唱。正当目前掀起一股“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的时候,一曲旧词,竟然还保留在老一辈的同志们的记忆里,这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良口烽烟曲》产生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1938年10月,广州告急,我们广州锋社话剧团已改编为“第四战区民众动员委员会第四艺宣大队”,于广州沦陷前一晚(10月20日)奉命撤离广州,同时我们一起撤的还有夏衍、林林等《救亡日报》的同志。当我们随着市民们逃难的洪流,搭横水渡到达石围塘时,对岸黄沙一带已经火光烛天,经党组织批准转到国民党部队一五四师去,我负责该师的九一九、九二0两个团的政治宣传工作。在一五四师的驻地从化县的良口、牛背脊一带,深入联队,同士兵们打成一片,并利用同士兵上“识字课”和“歌咏课”的机会,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以激发士兵们的抗战热情;同时也注意做好军官们的统战工作,以帮助士兵们解决肉刑体罚和改善伙食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士兵们的民族意识不断加强,他们对日寇罪行和工作失守无不咬牙切齿,悲愤难平。与此同时,我们也参加民运工作,同老乡们一起破坏公路,改善军民关系。

日寇侵占广州之后,为了扫除我军在外围的威胁,于1939年12月5日起接连北犯,从化自然是它的攻击目标之一,而良口就成了我们的主要阵地。良口的地势对我军是十分有利的:鸡笼岗是它的前哨,茶亭坳做它的后卫,黄牛山、矿山雄视于左,石榴花顶、五指山俯瞰于右,广从公路像一条巨蟒伸进华南的心脏。这一次战役,日寇由于在广州立足未牢,当时抗日游击队已经成立,活跃于广州市郊和南、番、顺一带,地下党组织也活动频繁,成为他们的心腹之患,因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只不过作一些火力侦察。但广从公路旁已经庐舍为废墟,尸横遍野了。

到了1940年5、6月间,敌人的胃口更大了,他们再次猛扑良口,要直捣曲江,打通粤汉线。他们派出的侵华日军第三十八师团的精锐部队沿广从线向北进犯。6月2日,战斗打响了。到处敲响的铜锣声打破粤北山村的沉寂,老乡们怒吼着:“日本鬼来了!”他们拿起土枪土炮和所有一切武器和敌人拼搏;一五四师首当其冲,士兵们迅速进入阵地,机关枪的哒哒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响彻了粤北的山谷。无论在鸡笼岗、在石榴花山顶、在牛背脊,还是在良口,敌人都遭到顽强的抵抗,他们第一次尝到了侵占广州后的苦头。尽管国民党反动派强制执行一条卖国投降的路线,但民心不可悔,军心不可悔,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能被征服的!

气焰万丈,骄横跋扈的“皇军”,满以为占领良口是易如反掌的,不料却遭到顽强的抵抗。响午过后,他们的先头部队支持不住,陆续从吕田、牛脊背溃退下来了。黄昏时分,在鸡笼岗附近就展开了一场血的争夺战。大约七百多“皇军”步骑,要占领猪牯岭,以掩护他们的退却部队。猪牯岭不过是一个标高九十九米的小山头,但那不可一世的“皇军”却三番四次也无法攻得上去。敌人凭借优势的火力,迫击炮、投弹筒铺天盖地像暴雨一样倾注下来,但“杀敌全靠英雄胆”,敌人不得不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守卫在猪牯岭的我军士兵其实不足一百人,虽然也倒了一个又一个,而阵地始终岿然不动。鸡笼岗的战斗也十分激烈,二营五连连长(可惜忘记了他的姓名)拿着驳壳枪的两个手指头,被敌人投弹筒的碎片削掉了,他咬紧牙光,仍然继续指挥作战。这时候,冲锋号吹向了,他第一个站出战壕,一挥手:“兄弟们,冲啊!”“冲啊!”的呐喊声响彻云霄,第三十八师团的“皇军”精锐部队,终于狼狈奔逃,而多少年来积郁在中国士兵心里头里的复仇怒火,也通过“冲啊!”这一声呐喊猛烈地燃烧起来了。

战后,粤北山区又恢复过去的和平静谧,远远一望,良口、鸡笼岗、石榴花山顶正是“万壑有声含玩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祖国的江山是何等壮丽多姿!可是一踏上广从公路,一幅惨绝人寰的景象映入眼帘,一切诗情画意全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在那坑坑洼洼的公路上,尸骸遍地,真是五步一具,十步两条,那些尸体很少有一具是完整的。敌军的尸首他们早就拉走了,我军的也做了妥善处理,那些曝尸荒野的都不是本地人,是日本鬼从外面拉来当脚佚的。日本鬼溃退的时候,把他们一个不留的杀掉了。日本鬼子的马刀是出了名的,一刀下去,立即身首异处。那些被砍下来的头颅像西瓜一样滚到沟里去。我们负责指挥民工,由良口到牛脊背一带掩埋这些无人认领的尸体。这是地狱般的工作,由于天气酷热,尸体多以腐烂发臭,一股股扑鼻而来的异味,无法不叫人感到恶心,有些同志当场就呕吐起来。最初我们还一具一具地挖坑掩埋,后来因为尸体太多了,脑袋无法“对号入座”,民工们也阳奉阴违,埋尸坑越挖越大,把脑瓜一锹一个抛到坑里去。这些无名尸体也记录了日寇在广从线上犯下的又一笔血债。

《良口烽烟曲>就是这个基础上构思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战争的实录吧。全曲分《良口颂》、《魔爪揉碎了村庄的和平》、《破路歌》、《粤北的铜锣响了》、《石榴花顶上的石榴花》、《血战鸡笼岗》、《间场曲》和《怒吼吧!珠江》等七个乐章。从广州失守后,广从线的重要性说起,说到第一次战役(1939年12月)后,广从沿线农村所遭受的惨况,再说到第二次战役(1940年5月)前夕,民众坚壁清野的情况和抗日的决心;至于全曲的高潮则放在第六乐章《血战鸡笼岗》里面。作曲者黄友棣先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热情和劳动,使它能够在看到这一场神圣的反侵略战争中竭尽绵力。

历史是铁面无私的,既不容许别人涂抹,也不容许别人粉饰;如果有谁想重温旧梦,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自信挥戈能退日,山河依旧战旗红”。

       

荷 子 (何 芷)

四十年前旧战场,今朝重忆费思量。

可恨虎狼凌百粤,堪叹狼鼠弃五羊。

鸡笼岗畔炮声响,石榴花顶战旗扬。

良口烽烟歌一曲,中华儿女世无双。

                    1985年8月

(何 芷)

【关闭页面】

上一篇:档案里的抗战往事:第一次粤北会战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