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鸟贺流溪”灰塑前

点击数:1777      字体:[增加    减少]

迈进流溪中学的校门,抬眼望去,一座气势雄浑,古朴典雅的牌坊便赫然入目,牌坊名为"流溪书院”,左右柱子分别书有行书楹联:“流溪悠长钟灵毓秀”“书院幽静凤舞龙飞”。走近牌坊,瞬间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这样的牌坊,要是在空旷的广场单独存在,不免有点突兀,总觉得它要与其它的古建筑物结合起来,方显得更有韵味。不知道是否是有意的安排,在牌坊的后面建有一面约17米长,4米多高有古建筑特色的照壁,而照壁主体上则有一巨幅特具岭南风格的灰塑作品,名为“百鸟贺流溪”。牌坊与照壁两种建筑风格一纵一横,书法与灰塑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竟巧妙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了。站在牌坊底下看去,瞬间会被灰塑作品的气势恢宏,色彩斑斓所震撼。通览作品,以流溪河岸的山水祥云、花草树木为背景,百鸟为主要刻画对象。全作涵盖了二十多种植物及二十多种鸟类,当中又以两只孔雀为众鸟之首。细观画面,百鸟神态各异,或飞翔于天空,或觅食于地面,或桑树上打盹,或荷叶下酣睡,更有沉思、凝神、鸣叫之状,百鸟神态各异,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再走前细细欣赏,更觉刻画细腻入微,层次分明,特具立体感,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不禁让人叹为观止。

灰塑作品同其他许多民间工艺一样,主要通过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视觉来表现美好吉祥的寓意,这幅“百鸟贺流溪”也不例外。流溪河生态环境的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会吸引百鸟的前来,百鸟也许隐喻人才吧,这不恰好与牌坊楹联里所书的“钟灵毓秀”和“凤舞龙飞”对应吗?作品内容是对从化美好的祝福,以及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与保护。 

说到灰塑,很多人或许都不了解。听上去,以为灰灰的,暗淡的,不会想到它竟是如此色彩斑斓。灰塑事实上已有悠久历史,根据《宋高僧传》记载,灰塑工艺在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就已经存在。而广州灰塑最早的记载,据《广州市志》第三章文物志的介绍,是始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的增城正果寺灰塑作品灰塑龙船脊。广州灰塑在明清两代最为兴盛,清末达到顶峰,在民国时期仍有传承。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到西方建筑的影响,社会的需求量在减少,匠人的收入低,灰塑人才亦逐渐流失,致使广州灰塑工艺处于濒危状态。灰塑作为广州优秀的传统民间工艺之一,是人们了解和体验岭南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也在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灰塑工艺亦有所恢复。在2008年6月,广州灰塑还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灰塑作品一般要在岭南地区的古建筑里才会看到,如祠堂、庙庵、寺观和过去的豪门大宅等,像“百鸟贺流溪”这样大型的灰塑作品,显然是甚少见到的。据介绍,该作品的尺寸长16.15米,宽3.25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灰塑墙。为何流溪中学里会有这样一幅灰塑作品墙呢?那还得说到这幅作品的捐赠者南海食街的司徒羡总经理了。

司徒羡先生在从化经商已三十多年,如今已是当地成功的企业家,是从化区政协常委。一次和他的交谈中,他说到,他在从化赚到的不是金钱,是人情。他想在自己的能力内,回报社会,回报从化。怎样回报?除了坚持做慈善活动外,是否还有其他有意义的事呢?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尤其是灰塑,他觉得灰塑作品是那么美,那么有历史的韵味,不应该让它消失的,怎样才能让更多人知道呢?推广广州灰塑工艺便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个梦想。一次,他在家乡开平,无意中结识了灰塑匠人胡旭辉和胡旭亮兄弟,以及他们的父亲——一位八十多岁的灰塑老艺人。司徒羡先生将自己的梦想诉之,随后不惜重金聘请他们到了南海食街,为其创作灰塑作品。于是,如今我们走进南海食街,就会看到众多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灰塑作品墙,这些文化符号实际上已成为了解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窗口。

作为非遗文化,广州灰塑工艺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推广呢?身为从化政协委员的司徒羡先生常常在思索。为此,他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蓝岭灰塑文化传承中心。他认为,灰塑工艺的推广,成本不是最大的问题,是如今很多人对这项传统工艺了解得太少,认为是过时的事物,不适合在新建筑上使用。或许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去创新,是广州灰塑最好的前景吧。如今,从化很多的美丽小镇在建设上,都在重复别的地方的东西,我们能不能在美丽小镇的建筑上,融入灰塑工艺,用灰塑作品去表现属于我们从化自己的文化及民俗特色呢?还有,灰塑工艺要怎样才能恢复它的生命力呢?他想,希望或许在年轻一代了,他想到了学生,让更多的少年学子认识灰塑,喜欢灰塑,说不定将来这里面就有传承人,而年轻人又有创新思维,或许能将灰塑工艺融入到现代建筑中来,让灰塑工艺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他知道流溪中学的邱榕基校长是一位有情怀的教育家,也在大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中同样是非遗文化的广彩还是流溪中学的校园特色文化。于是,司徒羡先生便联系上邱校长,商议在流溪中学捐赠一面灰塑作品。

在邱榕基校长和司徒羡先生两人的合力推动之下,由流溪中学建立起照壁,司徒羡先生聘请灰塑匠人胡旭辉和胡旭亮兄弟进行创作。为了使灰塑作品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匠人在选料,配料和制作时间上都非常严谨,例如在颜料上,都选用了矿物颜料,矿物颜料相对于化工颜料虽价格昂贵,但在表现力上明显优胜,它色泽鲜亮,能历经数百年都不变色。灰塑工艺制作工序的流程也相对于其他工艺要复杂,包括绘图、搭骨架、草灰打底、纸灰塑型和塑色、上色、干燥、勾线等基本工序。因为是在垂直墙体施工,需要考虑到重力和附着力因素还有稳定性等,可以说每一个步骤都急不来。正因为如此,灰塑学艺需要10年时间才能出师呀。

“百鸟贺流溪”灰塑作品,由构思到最后的落成,历经了半年多的时间。如今,站在“百鸟贺流溪”灰塑前,我们已很难想象这幅气势磅礴的巨作,是由两位匠人用小小的灰刀制作出来的。除了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美,感受到流溪河两岸风光的旖旎,我的心中同时还多了一份感动,为司徒羡先生和邱榕基校长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那份坚持和付出而感动。相信随着这幅作品在文化气息浓厚的流溪中学的落成,一定会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和喜欢上灰塑,灰塑工艺也将会得以传承。我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灰塑会在年轻一代的手中迎来新生的机遇。

(许友维)

【关闭页面】

上一篇:百年佳话师生情

下一篇:两广纵队:时代的传奇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