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地处广州北部,距离市区58公里。东北部山区重峦叠嶂,西南部城乡丘陵起伏,所处地域东邻龙门县,南与增城区、白云区接壤,西与花都区、清远市相连接,北与佛冈县、新丰县毗邻。广东南北交通要冲—广韶公路穿境而过,历来是广州外围的军事要地。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广东省政府迁至韶关。随着广州沦陷,太平场和神岗一带也被日军占领,从化沦为半沦陷区,成为广东省粤北抗战的最前线。中共广东省委基于从化的战略地位考虑,从抗战爆发就派人到从化深入学校、乡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宣传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发动民众建立自卫组织,秘密发展从化党组织。本文根据中共从化党史研究室等合编的《广东省从化县组织史资料》、中共从化县委第一任书记陈江天撰写的回忆文章《中共从化县的党组织由秘密活动到公开武装斗争》、陈金奠整理的《解放前的广东党组织》、《中共广东党史大事记》以及相关史料,对建国前从化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梳理。对从化组织史资料记载不清晰的时间、人物和事件,通过查阅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证和完善。
一、抗日战争时期(1938-1945.8 )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蔣介石被迫同意国共笫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推行全面抗战路线,号召广大党员和爱国青年深入农村,开赴抗日前线,渗入国民党的抗日部队及各方面的抗日救亡团体,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中共广东省委先后派出3批党员到从化和潖江地区开展工作。同年4月,郭汉、雷亢清2位党员,受省委派遣最早来到从化。他们以参加从化县民众抗日动员委员会的合法身份,利用和平乡(现太平镇)县立第四小学(现邓村小学)作为活动基地,团结发动广大知识青年,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组织有该校校长邓澄心、教师谢秉培等人参加的读书会,争取进步青年参加学习,在读书会上宣传党的政治主张,阅读讨论马列主义著作和进步书刊,物色培养进步知识分子,为筹建从化党组织做准备工作。他们利用暑假期间,与从化留省同学组成从化留省同学回乡宣传服务团,到良口、吕田、 街口、鸡龙岗、太平场等地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积极发展地方武装,推动成立民众抗日自卫团,郭汉任政训员。同年夏,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第七工作团,从广州来到太平场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这两股力量迅速联合起来,利用圩日和晩上,以唱歌、演讲、演剧、出墙报、开办民众夜校、组织妇女识字班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10月21日,广州沦陷。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委派原八路军驻粤办事处干部徐青、余萍和新华社工作人员招汉、李仲才等4 人组成一个党小组,参加驻从化的国民党部队一五四师随军工作队。他们来到从化后与郭汉、雷亢清、邓澄心等取得联系,并吸收郭汉、雷亢清、邓澄心等人参加随军工作。他们在随军工作队党小组领导下,参予部队的侦察、宣传、组织群众支援前方、破坏敌人交通等工作。期间,黄翰明、邓澄心、骆翠琼等人先后被发展为中共党员,这是从化县最早的一批共产党员。1939年初,郭汉等为便于团结广大青年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和发展组织,推动从化进步青年在罗洞尾成立“从化县群策救亡会”及鸡笼岗、良口、吕田分会,负责人有邓澄心、利伟之、利浩祯、谢秉培。同年4月,谢秉培经郭汉介绍入党。同时,由黄翰明、邓澄心、骆翠琼、谢秉培4名党员组建从化第一个党小组,邓澄心任组长。
1939年7月,中共北江特别委员会恢复成立,分工前北江特委书记黄松坚领导清远、英德、从化、佛岗、花县、翁源等地的党组织。同年4月,中共潖江区工委在佛岗县汤塘镇汤塘村汤塘周氏宗祠成立,6月改为中共从潖区工委,归属中共北江特别委员会领导。1939年11 月,中共从潖区工委派梁尚立到从化,在从化温泉梁培基别墅(现温泉宾馆竹庄3 号)主持成立从化第一个党支部,邓澄心任支部书记,谢秉培任组织干事、谢赛桃任宣传干事,党支部有党员13 名。从化党组织关系隶属中共从潖区工委领导。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广州沦陷不到一年时间,从化与潖江地区的抗日救亡活动已开展得轰轰烈烈。在1939年底与1940年夏的第一、二次粤北战役中,从潖地区的党组织和参战部队中的党员,以及以农民为主的民众抗日自卫团都发挥了积极参战的作用。1940年5月,第二次粤北战役打响后,从化成为敌我必争之地。中共从潖区工委指示从化党支部深入吕田山区,建立党组织、发展游击基地。1940年6月,邓澄心、谢秉培根据上级的指示,到从北吕田地区宣传发动群众抗日,物色、培养党员发展对象。经过考察培养,先后发展了胡斯増、巢作成、陈景渐(陈洁)、陈日如等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从化第二个党支部——中共从北(吕田)党支部在吕田三村村白石咀胡氏公屋(胡斯增的老家)成立。胡斯增任支部书记兼组织委员,巢作成任宣传委员、陈景渐(陈洁)任委员。中共从潖区工委分工特派员廖宣领导从北工作,派杨维常到吕田负责具体工作。同年9月,从北特派员唐凌鹰(唐鹤嘉)接替杨维常到吕田工作,唐凌鹰在车步村以教师职业作掩护,开办民众夜校,宣传党的纲领。
1940年10月皖南事变,国民党掀起反共髙潮愈演愈烈。1941年初,国民党从化县当局勒令解散群策救亡会,邓澄心、谢秉培被迫秘密离开从化。从化党组织发展开始从南部转向从北吕田山区。1941年春节前,从北(吕田)党支部在白石咀胡氏公屋举办了一期党训班,参加学习的党员有6人,学习时间为15天。中共从潖区工委派宣传委员陈枫主持授课,学习的内容有联共党史、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等。党员通过培训,政治理论水平得到提高,为建立从北革命基地打下思想政治基础。至1941年春,吕田地区中共党员发展至28人,先后成立有三村、莲麻坝、南坑、马鞍山等4个党支部(撤消从北支部)。同年8月,中共从潖区工委副特派员兼从北特派员李云(李仪立),到吕田地区接替唐凌鹰工作。李云到吕田后继续以车步小学为隐蔽点,按照中共北江特委的指示,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更进一步扎实地在农民群众中积极培养和发展党员,开展统战工作,争取开明人士和学校文教阵地。至1942年4月后,吕田又相继成立了塘基背、车步、大陂等3个党支部,吕田地区党员发展至45人。
1942年夏,中共南方工委和广东粵北省委遭受破坏,党的组织被迫停止活动。李云按照中央《关于广东省的党组织全部暂时停止活动的决议》,贯彻执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方针,决定自己继续留下隐蔽,其余骨干力量适当疏散,等待革命高潮的到来。期间,李云一直坚持在吕田车步小学以教师身份隐蔽工作,争取村民的信任和支持,抓紧培养武装骨干,做好游击战争的准备。1944年夏,中共从潖区工委恢复,经过对党员逐个审查后,同年冬正式恢复党的组织活动,并着手壮大组织。1944年秋,中共从潖区工委政治委员陈枫转驻吕田,继续领导从潖地区,并直接掌握从化县的工作。
1945年春,日军攻陷韶关,粤汉铁路沿线被日军控制,从潖地区党组织和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坚持敌后,积极扩建党的组织和武装斗争基地。同年3月,李云受命担任潖江县委书记,陈枫继续负责从化的党组织。至抗战后期,吕田地区先后建立有党支部10个,有党员60名。1945年5月,在原属清远的龙潭、官庄、高平、新村等乡亦开始了建党活动。
1945年7月,广东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第五支队北上迎 接王震、王首道领导的三五九旅,部队路经吕田黄沙坑宿营。东纵司令部认为吕田山区山高林密,有利于建立游击根据地。决定留下陈江天组建从化县武装大队,担负“牵制敌人,暴露敌人”的任务。陈江天被任命为从化县委书记兼从化县武装大队政委,陈淮任大队长(后叛变,解放后被镇压)。武装大队人员建制,主要由刘培支队抽调的8名战斗员、8支步枪和一些做地方党工作、民运工作以及连队的政治、卫生、供给等人员,共30多人组成。从化县武装大队隶属江北指挥部,由从潖(从化、潖江)指挥分部领导。
抗战后期,国民党已暴露出反共嘴脸,疯狂围剿各地抗日游击队。东纵为保存实力,集结大部队挺进粤北,与王震将军部会合,拟依托大山区建立解放华南根据地。当时,龟缩在江西的国民党军队已出来窜犯,其前锋敌一五四师离东纵大部队已不远。因此,东纵司令部交给陈江天武装大队的任务,是统率这支精悍短小、机动灵活的部队,积极、主动地出击,骚扰敌人,务求达到一面拖住敌人,不让它追踪我挺进粤北的刘、黄支队;另一面暴露敌人的实力和动态,使江北指挥部取得一个从容疏散物资和非武装人员的时间,以便组织战斗的目的。
东纵大部队离开后,陈江天与妻子何励领着队伍来到塘基背村的山寮住下,进行短暂的休整。经从潖指挥分部政治委员陈枫同意,决定由何励担任县委组织干事,主管地方党的组织工作,驻在塘基背村的山寮,县委临时机关也设在塘基背村。当时的县委没设委员会,没设部,只有陈江天一个兼职的县委书记。地方党的组织工作,全靠何励和另外一个组织干事胡斯增两人管理。陈江天带领队伍深入山区,发动群众和党员解决部队给养,开展武装宣传,逐步扩大活动范围。这支只有8条枪的武装队伍,经过半年的努力,拖住了敌人整整一个团的兵力。至1945年底,以塘背基为中心的新(丰)龙(门)从(化)3县边区的村庄,已发展成为游击根据地。
(二)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 )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党当局调集重兵到广东, 妄图一举消灭广东的共产党组织和华南抗日游击纵队。广东内战一触即发,党组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此时的从北地区也被国民党驻军骚扰达1个多月。1945年 9月16日,广东区党委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方针,作出坚持长期斗争的工作部署。为了适应新形势,从潖地区党的组织关系划归江北特委从潖花分委领导。1945年底,成立中共从北区委,刘渭章任负责人,胡斯增、巢海周、陈洁、巢德麟任委员。同年冬,刘渭章任从化县委副书记,至1946年8月调离从化到香港工作。
1946年6月,国共双方达成协议,东江纵队2583人北撤山东解放区。其余人员大部分复员,少数人秘密隐蔽坚持斗争。按照上级党组织“隐蔽精干、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指示,陈江天与妻子等10多人分散隐蔽在吕田各小学,以教师为职业作掩护秘密活动。在1946年7、8月期间,县委选择在塘基背村人烟稀少的两个山岙里,分别举办了一期党员干部学习班和一期青年干部学习班,为迎接新形势到来,积蓄储备干部力量。由刘渭章、何励各负责一个班的具体领导和讲课工作。学员主要是党支书以上的党员,其中有一部分是潖江的同志来参加学习,约有25名学员。办完两个培训班,刘渭章调走。1946年9月,从潖指挥分部(从潖花分委)结束,陈枫调广西工作,从化党组织划给广州市委市郊二区委领导。
1947年初,广东恢复武装斗争。同年2月,广东区党委为了加强广州北部的领导,成立中共江北地区工委,从化党组织随之归属领导。在中共江北工委领导下,从化党组织迅速配合部队发动群众,开展反对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等斗争,扩大武装队伍,建立游击根据地。同年3月,在塘基背等地成立龙从保乡队,后扩大为龙从新保乡队。队伍在龙门、从化、新丰等县的边境山区活动。同年4月,陈江天与妻子何励奉命调回东江工作,罗明林(罗光连)接任从化县委书记(1947.4-1948.1)。同时,成立从化县委组织部,第一任组织部长何欢(1947.4-1948.6)。
1948年1月,中共港粤工作委员会为了适应“大搞”(即大搞收缴地主武装、废债、分田、分浮财等一系列活动)的形势,决定中共江北工委改为地委,从化县委归属管理。同年2月,龙从新保乡队扩编为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第三团,团政委马达兼任从化县委书记,统一领导部队和地方党组织,把开展武装斗争和群众斗争作为中心任务,胜利渡过艰苦曲折的1948年。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广东各地陆续出现连片解放区,建政支前成为首要任务。同年2月,从化成立吕田乡人民政府;5月,成立从化县人民政府;7月,成立流溪乡人民政府。江北支队三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区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简称“东三支队”)三团。为迎接全面解放、接管各地方政权、支援大军南下等繁重工作任务,同年8月,地委决定调整充实部队和各县党政领导,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和支援前线工作委员会(简称“军管会”和“支前委员会”),任命马达为东三支三团团长、政委、从化县委书记兼军管会主任,副县长巢海周兼任军管会副主任、支前委员会主任,陆日新任副主任。1949年6月,钟育民接任东三支三团政委兼从化县委书记。同年8月,马达再任东三支三团政委兼从化县委书记,直至1949年10月13日从化解放。10月下旬,陈李中任从化县委书记(1949.10-1950.1)。
据统计,至1950年,从化县基层党支部有20个,党员27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