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3年开始,从化县委县政府决定“北水南调”“水旱兼治”,在北部建水库蓄水、开凿灌渠。1955年春天,温泉的联和,城郊的麻村、上联、光联、边联、中联、城东、城南等8乡的群众为解决春耕、春播的灌溉用水,在流溪河的温泉沙岗地段进行拦河打桩兴建水陂,开渠引水,称为“八乡水利”。但当时条件有限,用的是松木打桩拦河,遇上洪水水陂经常被冲毁,常常一年要重修几次。
▲ 1973年,头甲水库兴修施工现场
1959年,经省水电设计院协助勘测设计,在距原木桩陂往上200多米处,兴建温泉人工湖混凝土拦河闸坝,确保拦河和引水灌溉。1963年冬,温泉人工湖右干渠引水工程建成,在原“八乡水利”基础上扩大,全长34公里,有主要支渠10条,渠道引水流量6.1立方米每秒,加大时可引放流量8立方米每秒,灌溉农田面积8万亩。20世纪70年代再次掀起水利建设高潮,先后投放1179.9万个劳动工日,建设了塘料、渔公洞、天湖高灌渠等3宗引水工程和龙潭、麻村水库的扩建等5项骨干水利工程,成为从化治水史上的佳话。到1979年,从化有总灌渠11.1公里、东灌渠23.7公里、西灌渠38.6公里、右灌渠34公里、高灌渠35.1公里、茂墩灌渠16公里和沙溪灌渠15.6公里,简称为“七大灌渠”。这“七大灌渠”是水库调蓄、拦河坝引水调节的自流灌溉系统的骨干渠道,共长174.1公里,像“血管”一般延伸在约22.4万亩的耕地上,日夜输送着水源,全县七成耕地得到灌溉。
▲ 1974年,塘料引水工程现场
七大灌渠修建时,因条件有限,开挖标准不够高,渠堤单薄,大部分为山边半挖半填土渠,长期运行后,渠道老化、渗漏严重,输水灌溉能力下降,每年汛期各灌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塌堤和渠道险段。尽管每年对渠道进行清淤,但未达到原设计引水流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灌溉效益。1993年和1995年,从化水利部门对右灌渠两段,进行浆砌石“三面光”的整治。1996年8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七大灌渠进行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全面改造。10月改造全面动工,1997年2月基本竣工(高灌渠因施工难度大推迟到2001年7月竣工)。3月2日,从化七大灌渠改造工程竣工通水。广州领导高祀仁、林树森等参加通水仪式。改造后的七大灌渠引水总流量为25.5立方米每秒。
从化人民用“铁肩膀”担起七大灌渠,修建七大灌渠,当时被人们称为“担水利”。灌渠建设的过程,集中体现了从化人民“把工作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工作,全力以赴完成任务”的主人翁精神。七大灌渠的修建,留下一个个“不辞劳苦、苦干实干、只争朝夕、奋勇争先”的挑灯夜战场景。当时物资短缺、粮食紧张、设备技术条件落后,从化人民捋高衫袖,卷起裤腿,甩开膀子,齐心协力,用智慧和双手建成了七大灌渠。
从化七大灌渠是在工具设备条件非常简陋的条件下建起来的。七大灌渠建设闪烁着从化人民的主人翁精神、铁肩膀精神、卷裤腿精神、“鸡公车”精神、挑灯战精神和齐上阵精神,这种灌渠精神,流淌在一代又一代的从化人民血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