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消灭荒山创建林业生态县

点击数:462      字体:[增加    减少]

造林绿化是广东改革开放的绿色配套工程。广东省委和有关部门在经过深入调查之后,1985年11月全省第一次山区工作会议提出了“五年消灭宜林荒山,十年绿化广东大地”的目标,并决定领导干部扎到基层去抓点。其中时任省委书记林若抓点太平镇水南村。

从化积极贯彻落实广东省委战略决策,1986年9月,县委、县政府制定“八年绿化从化,四年把林果种下”的规划。从化1985年到1988年,共完成造林46万亩(成活30.6万亩),封山育林增加有林地10万亩,出现宜林则林、宜果则果、用材林与经济林并举的新局面,棋杆、民乐、灌村、桃园、温泉等乡镇基本消灭荒山。

1988年9月,从化县委、县政府作出消灭荒山的决定,提出在1989年一举消灭全部荒山的目标。全县造林计划是35万亩,其中飞播15万亩、人工造林16万亩、宜果荒山荒坡种果4万亩。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全县完成造林种果38.56万亩,成活率93.5%。 

1990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乔石在省委书记林若等的陪同下来到水南村,冒雨看望了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民。乔石观看和询问水南村造林的情况。乔石说,山头都种上树,不光是个绿化问题,更重要的是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摆脱了贫困。同年3月,《人民日报》报道了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在从化蹲点的情况。广东第一次山区工作会议后,省委决定“扎到基层去,抓点”!省委书记要求“物色一个最难、最硬的造林点”。这就是从化太平镇的水南村。林若同志亲自挥锄种树。有关部门从外地运来带着“营养杯”湿地松,帮助水南村办起育苗专业队。造了林、封了山,技术人员又为农民搞起节柴灶。“水南效应”辐射全省。省委、省政府农口的领导和各市、县、乡镇的“公仆”们纷纷进山办造林点,共办起11942个,相当于扛走800万亩荒山。 

1990年,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从化造林绿化工作。1991年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广东省“义务植树县先进县”称号。    

从化造林过程中,涌现出一些先进人物。如从化原教育局局长朱秉钧,其在1991年获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青年绿化工程林”金奖。

2003年,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创建林业生态县实施方案的通知》。从化开始创建“林业生态县”3年行动,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加强生态公益建设和管理。开展矿场整治与复绿,关闭东明、吕田、鳌头等地的瓷泥场,大幅度减少采石场,并对全市的采石场、瓷泥场进行复绿。2004年至2006年,整治复绿的采石场、瓷泥场共145个,复绿面积3705亩。    

2004年,在调查摸清全市的火烧迹地及残次林情况后,加大火烧迹地造林及残次林改造力度。2004年底完成生态公益林91万亩,其中省级40.2万亩,广州市级50.8万亩;全市有林业用地210.56万亩,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0.71%,有林业面积191.54万亩,森林覆盖率67.56%,被省政府评为全省荒山造林绿化工作先进集体。   

 2005年3月,从化林业生态指标已基本达到或超过省林业生态县的要求。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57万亩,培育苗木60万株,义务植树2.5万株,发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102.04万元。    

▲ 流溪河第一湾

 2006年,贯彻落实广州市青山绿地建设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绿化建设工程,全年完成春季造林面积1.62万亩,培育苗木100万株,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造林任务。12月,省林业生态县(市)检查验收组对从化创建林业生态县(市)的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创建业生态县(市)的十大标准16项指标进行认真检查。2007年3月21日,在全省林业会议上,从化获得“林业生态县”称号。作为广州生态屏障,从化自2015年撤市设区以来,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实施乡村振兴,运用生态设计理念开辟出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从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不但深入人心,更是在实践中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资料来源:《从化党史简明读本》)

【关闭页面】

上一篇:建立全国首家世界卫生组织初级卫生保健合作中心

下一篇:全省率先摘掉贫困县“帽子”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