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的“村道经济学”

点击数:333      字体:[增加    减少]

从化是广东省50个山区县(市)之一,地处广州市北部,是广东“珠三角”北上及华东各省市南下广州市的陆路交通要地。但由于不发达的交通,造成从化区位的偏僻和经济的长期滞后。1998年3月,从化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后,市人大常委会对公路交通建设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和探讨。1999年1月,新任市委书记陈建华到职后,发现阻碍从化村级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就是路的问题。1999年3月,在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人大代表又提出建9条村道、改善交通的议案建议。1999年8月,从化市委、市政府作出“用三至四年时间,完成从化村道硬底化改造任务,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战略决策。

广大干部群众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弘扬“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村道建设精神,经过8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从1999年8月工程动工,至2001年12月29日,良口镇达溪村道最后一板混凝土合拢,提前一年半时间,在全省50个山区县(市)中,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村道建设工程浩大,资金严重短缺。从化通过各种渠道(省、市和从化三级财政补贴除外)共筹得资金4724.99万元。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基础上,体现“民办公助”的原则。其间,涌现出许许多多为村道建设慷慨解囊的动人事迹。桃园镇密石村老党员、老支书林汝华,将多年省下来的几百元现金全部送到村委会;龙潭镇宝溪村年逾60岁的孤寡老人陈光耀,从仅有的300多元积蓄中捐出180元;一名80岁高龄的退休工人,租乘摩托车带着500元回村捐献;东明镇东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从积蓄中借出5万元垫支工程款;龙潭镇一位70多岁的老人,把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黄牛拉到市集上卖得540元全部投进捐款箱;吕田镇鱼洞村的一名出嫁女,率先捐资2000元;一位曾在江埔镇鹊塱村务农的广州知青,专程从广州赶回来捐1000元;灌村镇新田村一个体户,主动捐献水泥500吨,折合金额12万元。还有的村民为腾出施工走廊,忍痛挥泪砍掉果树、拆掉房屋。这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背后彰显着从化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争创一流”的村道建设精神。

▲ 从化村道建设工程竣工庆典

从化的村道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极大反响。2001年12月,《人民日报》记者对从化的“村村通”进行专题采访。短短两年半时间,连结从化223个村147条、共579公里的水泥村道在2001年底全部铺通了。村道建设解放了山区的生产力,从化蕴藏的钨、锡、铜等48种矿产资源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可以自然而然地聚合起来,流向市场,贫困的山区和山区的农民都展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人民日报》的编辑点评指出:从化修村道为什么深得群众拥护?因为政府急群众之所急,为山区农民办了实事,道路修到了大伙的心坎儿上。从化的村道建设为什么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因为他们的决策符合当地的实际,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山区农村文明的进步,代表了广大群众的利益,抓住了振兴经济的“牛鼻子”。

▲ 2001年12月3日《人民日报》 从化的“村道经济学”

(资料来源:《从化党史简明读本》)

【关闭页面】

上一篇:励精图治开发山区县

下一篇:广裕祠获评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奖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