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随民间调研队伍下乡调查,记录村居老人的口述资料,同时收集宗族文化相关遗址的信息。如此一来,谈起从化这一地域内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原始面貌并且具有自身特色的宗祠,我会想起这座殷氏宗祠。
一、 殷氏宗祠的区域信息
殷氏宗祠保存在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东风村殷家庄里。东风村坐落城区东北,据《从化县志》记载东风村古称殷家村,是水西堡中香有堡的四村之一[1],目前是一条杂姓村落,主要居住殷、张、黄、肖、李等族的族人。殷氏是当地大族之一,人数最多,在永福公时迁至东莞白石岗村,仁禄公时再迁至今殷家庄。殷氏聚居于东风村的头围、土贝、南庄、旧西庄、新西庄和南建里等六条自然村,其中头围是本村殷氏的起源地,它们组成了今天的殷家庄。除南建里外,其余四村以南庄为中心聚拢在一起。殷氏宗祠、光岩公祠、班墀公祠等便坐落在南庄。殷氏宗祠位于最显眼的南庄村头位置,被民居与龙眼树林包围。
二、 殷氏宗祠的建筑特色
殷氏宗祠坐北向南,三间而无廊,有硬山式红褐色筒板瓦顶,前缀青绿色瓦当(图一)。雅致之处在宗祠正脊和两侧山墙。宗祠正脊为灰塑博古脊,若行人仔细凝望还可发现其中有三幅图案以松、梅为主的浅浮雕,蕴藏着对农村山林风景的表达。两侧山墙高出屋面,为典型的封火墙,用于防止火灾蔓延。山墙形制为传统岭南建筑比较常见的镬耳式,但它在从化地域已经难觅影踪了,这也是殷氏宗祠的可贵之处;山墙上还能见到模糊的壁画、灰塑人物与石兽,它们叙说当年被殷氏族人对宗祠厚重的情感。两根八面花岗岩石柱支撑着宗祠屋檐。檐下有雕刻仙鹤、花鸟、瑞鹿等图案的封檐板、有花鸟相戏的深雕红木梁、各式清晰可见的壁画,还有书“殷氏宗祠”四大字的门匾,落联“春满香溪,系宗景毫”。宗祠的整体外观大致如此,虽古迹斑斑,但依然可以感受到殷氏族人一直以来将其视作光耀乡里、系宗溯源的首要建筑。
三、殷氏宗祠的内部布置
进入宗祠大门,宗祠的一路三间构造更加清晰。宗祠第一进为门厅,第二进为大堂,第三进为龛堂,总面积约四百平方米。三堂之间有小庭院起通风采光之用。门厅为进大门后的第一厅,空间较小,只起缓冲过渡作用;在其正中高立朴素的朱色木质屏门,起遮挡作用,营造了宗祠严肃幽深之感。穿过屏门可进入中路,通达大堂与龛堂。大堂空间最为开阔,有八根大红木柱高矗,用于宗族集聚议事和祭祖。值得留意的是大堂东西墙壁丰富的内容,可分三部分:墙壁顶部绘有鲜艳可辨的壁画,约作于清光绪年间;墙壁中部贴满了含义丰富的红纸,写有姓名和福寿;墙壁下部嵌有八块石碑,篆刻为宗祠重修和举办活动热心捐款的族人的姓名。走入龛堂,这里安放着砖构底座,上置硕大的竖长方形木造神龛,供奉着历代祖先的灵牌,神龛旁边祭祀着保护神“火神”,东西侧是厢房。西厢曾经用做村塾、练功房、村大队办公室,现在则用做老人棋牌室、村史展览室;东厢存放着珍贵的宝物“麒麟头”,是殷氏族人引以为傲的传统技艺“舞麒麟”的主要道具(图二)。这便是殷氏宗祠内部的基本构造。
四、殷氏宗祠的精神文化
陈旭麓先生认为宗法组织是封建社会的最基本组织之一,以宗祠、祖茔、族谱、族规和族长以及祭祀仪式作为其物质外壳,在外壳内附有相应的意识形态构造,即“敬宗收族”[2]。殷氏宗祠保留至今,尽管已经不代表封建社会秩序的存在,但仍然是殷氏宗族追敬先祖、聚拢族人的精神文化的代表。
宗祠理事会成员殷乾居老人这样向我们解释宗祠大堂墙上红纸和石碑:殷氏族人一生要经历两次“上丁”,成年时称“上嫩丁”,花甲年时称“上老丁”;“上老丁”一般在大年初八凌晨12点交子之时,后辈亲属需要向祖先供奉烧肉和猪肉,爬梯在宗祠东壁贴写有老人过花甲后取得的“耆名”或“大名”的红纸(图三),并在西壁贴上对应的福禄寿红纸;每在大年初八或初六时,殷氏族人还会在宗祠前为“上老丁”后的老者举办盛大的敬老茶话会,表演本族传统技艺“舞麒麟”,并且邀请在东莞白石岗村开枝的同宗族人参加。此外,宗祠有记载的大修共有三次,敬老茶话会也从2003年开始坚持每年春节都举办,其费用都来源于本村、东莞、香港等地的族人的热心捐款。 如此例子说明了殷氏宗祠作为殷氏宗族文化、习俗的载体,发挥着奉先思孝、维系团结的作用。
宗祠大门正对的半圆形风水塘在宗祠前围成了一个广场,作为来宾进入大门前的停歇和活动场地。在广场的左右两侧,殷氏族人立有两石墩,其上各置一对旗杆夹石,上刻“光绪六年庚辰科进士殿试”,落款为“钦点二甲金殿传胪殷攀龙立”,在旗杆夹石中还夹有稍显违和的铁旗杆(图四)。介绍宗祠的热心老人殷乾居先生向我们自豪地称赞着它是从化唯一的一对“墩上加夹”(口语)。殷攀龙实际上是东莞市常平镇白石岗村殷氏族人[3],即与殷家庄殷氏同为永福公后代。《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一》有光緒六年(1880年)十月庚子日(11月7日)光绪帝在太和殿传胪,赐二甲殷攀龙等十五人武进士出身的记载[4]。在殷家庄殷氏宗祠门前立彰显殷攀龙功名的旗杆虽然不可考是否其本人的意旨,但至少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其一是殷家庄殷氏与白石岗村殷氏自清以来一直保持有密切的交流,其血脉同宗的认同感和交往活动没有因为地域偏差而淡化,其二是殷家庄的殷氏宗族依然现实地保留着“传统家族制度下的心态”,自然地视宗族某一人的发迹为惠及全族的事情。
从上述二事中不难认识到,在殷家庄殷氏宗祠的构成元素中,族人的精心布置恰恰证明了寄付于宗祠的精神文化,不仅有敬奉先人、团结宗族的一面,也有追思孝悌、激励和教化后人的一面。
五、谈殷氏宗祠的现代意义
我去到殷家庄殷氏宗祠时,它的大门是敞开的。殷氏族人很大方地把它开放给村中老人歇息乘凉,使这里成为了一所热闹的“夕阳俱乐部”:老妇们闲逸地在门厅里谈话家常,老翁们在大堂里熙攘围坐、打扑克。他们没有因为一群族外年青的打扰而停下,反而把话题转到我们的采访上,积极地介绍着他们的祠堂回忆。一位老伯说像我们这样来参观的不是第一次了,有来这里学“舞麒麟”的体育教师,有来这里调查建筑的大学教授,还有来旅游采风的作家。在与老者们的交谈中,我关注起了殷氏宗祠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舞麒麟”是殷家庄殷氏族人传承的一种神兽舞蹈,类“舞狮子”,但有其独特的道具、步式等。它最初从东莞白石岗村族人传入学习,由殷家庄族人承继至今。平时麒麟置于殷氏宗祠内作为守护兽。凡在宗祠前举行祭祀活动,它的舞动必是仪式的一部分,如在上丁时它便负责进家入户把丁引入祠堂。近年来“舞麒麟”的习俗开始走出宗祠,到省内省外进行武术表演比赛,越来越受关注,最终列入广州市非遗项目。同时殷氏宗祠也成为了从化区麒麟舞协会所在地,作为基地向当地中小学宣传和推广“舞麒麟”运动。除外“舞麒麟”外,还有传统的莫家拳,现在都是以殷氏宗祠为宣传推广的基地。
以殷家庄殷氏宗祠承载的“舞麒麟”风俗为观察例子,我可以看出,殷氏宗祠在现代社会的意义虽然仍以宗族内部的整合为主,但也有了丰富大众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交流与继承的一面。宗祠是宗族珍贵的精神归依之所,附带的是族人独有的文化记忆。在当其价值在现代社会越受认可时,宗祠也超越了血缘、地域的差异,成为面向社会大众的宗族名片。
参考文献:
[1]从化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译注:《从化县志》,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89年,第20页。
[2]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第10—12页。
[3] 陈伯陶:《东莞县志》卷48,東莞:養和印務局,1927年,第15页。
[4]《清德宗实录》卷121,光绪六年十月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第2册,第10页。
撰稿时间:2022年1月
图一:殷氏宗祠正门
图二:麒麟舞展览室一角
图三:大堂墙壁上的红纸
图四:旗杆夹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