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理李公祠,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象新村下塘自然村。
▲ 存理李公祠
1939年,日军主力部队进犯鳌头,四处抢、烧、奸、杀,以补充日常伙食,宣示其“军威”,所到之处无一净土,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放火烧毁或砸毁。潖江沿岸各乡自卫队协同陆军六十二军一五七师官兵,打击在象新村、白兔村、鳌头村的日军。激战一昼夜,歼灭日军骑兵450多人、步兵700多人,俘虏6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和军需品一批。
存理李公祠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1943年重修,2003年重修,2008年维修。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石结构,三间三进,总面阔12.8米,总进深37.65米,建筑占地面积481.92平方米。结构完整,墙楣壁画技法中西结合,诗词和壁画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记录了祠堂的历史和日军侵华的史实,颇为珍贵。存理李公祠表现手法丰富细腻,正脊的灰塑、梁架、檐板木雕、窗花砖雕、墙楣彩绘、题诗等是该祠的点睛之笔。三进墙身皆为镬耳山墙,各进的木柱皆为梭形柱,下垫柱櫍,覆盘柱础。三进的布局是拾级而高,通过三级踏步进入各进。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共十一架,上设博古正脊,门联曰“存心正直,理路光明”。墙楣壁画书“重新民叁十贰年,清邑邹积业绘”。中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共十三架,龙船脊,堂号“亲逊堂”。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共十一架,龙船脊。隔架科横梁下阴刻重修时间“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岁次仲秋重修吉立”。在祠堂前晒场立旗杆夹两对,上刻李门中举之事,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据象新村民回忆,抗日战争时期,族长李超亭在存理李公祠设煮饭点,作为中国军队陆军六十二军一五七师官兵食堂,支持抗日活动。人民公社时期用作食堂、粮仓,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用作工厂。存理李公祠因年久失修,部分楼体、屋顶的砖瓦有损毁,木质结构部分被腐蚀。
存理李公祠于2008年12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来源:区国家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