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舞(从化水族舞)

点击数:21      字体:[增加    减少]

从化水族舞,原名舞鲤鱼、鲤鱼舞、鱼灯舞,是以模仿鱼、虾、蟹等水族生物造型和形态为主要内容,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民间舞蹈。从化水族舞主要分布于从化区温泉镇草塘社,是从化流传最广的民间舞蹈。

每年大年三十到元宵节,全村男女老少都会从家里出来观看水族舞。燃放鞭炮后,村里壮汉会将精心制作好的鲤鱼、鳌鱼、虾蟹排成长龙,村民敲起锣打起鼓,由“龙珠”引领,先去祠堂“走四门”,寓意四方进财源,再祭祀祖先,然后去村里每家每户门前舞耍,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从化水族舞基本阵容是龙珠 1至 2名,小鲤鱼20余条,大鳌鱼、大鲤鱼、虾、蟹各2至4条或只。从化水族舞经历了从传统的田埂夜间演出向祠堂(广场)白天演出的转变,并形成完整的舞蹈叙事。第一个段落“鱼游春水”,成群结队的鱼虾蟹,在龙珠的引领下自由自在地畅游。第二个段落“鱼虾嬉戏”,展现的是群鱼、虾蟹共舞,嬉戏玩耍的场面。第三个段落“鱼跃龙门”,大小鱼群在激昂的鼓乐声中,追波逐浪,欢腾起舞。第四个段落“鱼乐升平”,再现群鱼虾蟹一起闹水的热闹景象,寓意着五福临门,六畜兴旺,如意吉祥。

从化水族舞基本步法有圆场步、小碎步、横移步、垫步、十字步、跑跳步、大跳步;基本动作有摇摆、穿梭、翻身、缠绕、侧身抬腿、左右摆臂、送胯推拉等。水族舞伴奏乐器由锣、鼓、镲组成,配乐上加了粤剧曲牌及锣鼓点、手板等。

从化水族舞融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于一体,保留着原生态舞蹈特征,表演生动活泼,充满热烈喜庆气氛,富有艺术性和观赏性。从化独具特色的水族舞所折射出来的丰富文化内涵,涵盖了生产方式、风土民情、审美情趣等诸多内容,对于研究从化地区社会文化发展具有突出的价值。

(资料来源:广东省文化馆)

【关闭页面】

上一篇:狮舞(从化猫头狮)

广东文史网 广州文史网 广东党史网 中国传统村落网 从化区图书馆